首页 > 党建研究 > 机关党建杂志 > 2013年第11期 > 廉政之窗
首页 > 廉政之窗

廉政之窗


日期: 2013-12-06 12:50:00 浏览次数: 字号:[ ]

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反腐倡廉建设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11月13日,中央纪委宣传教育室推出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专家系列访谈,邀请监察部特邀监察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建明做客新华网,就全会公报中有关反腐倡廉工作的内容与网友进行了交流。

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必须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

任建明认为,全会公报关于反腐倡廉的内容有两个亮点,一是把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二是提出改进作风的常态化。

“经过一年的观察,我认为新的领导集体在反腐败工作方面,至少在现在和今后几年,一个最主要的工作重心就是加大‘治标’力度,为‘治本’赢得时间。一年来,‘治标’已有一些初步成效。今后应把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作为重要任务和工作目标。”任建明说。

任建明认为,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关键在于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开展党的纪检体制改革,这不仅仅是反腐败体制机制的创新问题,其实它本身就是国家权力结构体系改革的一个突破,就是从监督权方面进行突破,我觉得这些方面的突破是未来我们能够实现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目标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

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全会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充分体现了制度建设对于监督权力的重要性。”任建明说。

任建明表示,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关键在于两方面。首先,对公权力的专门监督机关,如纪检监察、审计、司法机关等,要让他们的监督更加有效。其次,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使人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决定权得到保障,让人民监督能够落到实处。

  • ( 责任编辑:中共吉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_办公室 )

    分享到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