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研究 > 机关党建杂志 > 2013年第4期 > 沧海一粟
首页 > 沧海一粟

沧海一粟


日期: 2013-05-05 09:02:00 浏览次数: 字号:[ ]

餐饮浪费现象许多人似乎见怪不怪。公款吃喝,豪华接待,一掷万金,宴罢满桌的山珍海味,统统倒掉;自掏腰包请客也唯恐菜不盖桌,离席打包对于许多人来说,好像也是有碍脸面。

此情此景,一些人或许习以为常。但是,多数老百姓见到,无不感到可惜,连称“作孽”。古人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毛主席曾指出,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一次次轻易倒掉的,不仅仅是饭菜,它倒掉是中华民族勤俭的传统,丢掉的是力戒奢侈的优秀品质。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世界上许多民族的优良品质;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在勤俭节约方面的做法,对于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的重要意义。本人在两个国家遇到大小两个场合的餐桌文化,感触颇深,在此愿与各位读者分享。

10年前,我的爱人、某大学教授作为国际交流基金邀请的学者,去日本访学,本人陪访随行。日本一位全国知名的教授、年近50岁的安井先生在接机后到市内餐馆请我们吃了一顿便宴。先生先点了四个菜,每人一份汤饭,还备有馒头。刚踏上异国,不知人家的风俗,先是不敢动筷,继而熟悉了,即稍微放开点量。导师见我们不敢夹菜,便又叫上了两个菜。吃饭接近尾声的时候,盘中菜已见底,导师一一端起几个盘子,谦让地用筷子夹着馒头块儿,把盘中仅有的少许菜叶和汤汁抿到我们的餐盘里,剩下的才抿到自己的盘里,菜盘几乎像洗刷过的一样干净。

这一幕,让我目瞪口呆。我不禁疑惑,是日本的老教授本人过于节俭,还是日本资源过于贫乏,使他们形成了这样的习惯?后来了解到,这里的人一般聚餐后,如有剩余,都会打包。每个餐馆都备有免费的包装盒、袋,小巧精美的餐盒,因不同的餐馆而形状各异,看起来像礼品袋一样精致。

还有一次,是在美国加州参加侨界举办的欢迎国内代表团的宴会。所到佳宾几百人,多是当地侨界领袖及各界知名人士。除代表团的客人外,每人在签到时交50美元餐费。在充满热情欢乐气氛的宴会快要结束时,各桌的菜饭仍余约五、六分之一。酒足饭饱,主宾致过谢词之后,只见多名侍者手举托盘,挨桌有序地送上餐盒和纸袋。各桌客人则纷纷从托盘上拿起打包盒、袋,有尊有让地忙着打包,那情景很是怡然自得。装好纸袋,宾主相互握手告别。当地侨领们手提餐盒,健步走向自己的轿车。再看餐桌,每桌每盘都干干净净,连汤汁都少见。

望着美国华侨领袖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这些人是居住在发达国家的名人和白领,几乎人人都居别墅、驾豪车。而此时此刻,他们是那样从容地把剩菜剩饭带走,把节约看成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美国堪称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许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超过中国,更是远远超过岛国日本。但是,居住在这里的华人华侨,却并未因为资源的丰盈而崇尚奢华,仍然保持着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回首中国历史,我们自然可以找出许许多多勤俭建国的例证;放眼世界,我们仍旧可以体会到其中的深意。

多年来,我们一直反对公款大吃大喝,这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反对公款大吃大喝,这也是许多国家提倡节俭之风、反对奢靡的首要防线。数十年前,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勃兰特在招待中国代表团的宴会上,把自己的菜盘吃光,后又端起盘子将汤汁舔干净,并坦然解释说,这顿饭的每一分钱都是党费,而党费是不能浪费的。

然而,反对浪费,不仅限于反对公款大吃大喝。在今天的德国,无论什么人,谁出钱消费,在饭店餐桌上的浪费都可能被罚款。不但各地政府有法规,很多餐馆也有明文规定,任何见证人都可以向城市秩序局等相关机构举报,工作人员会立即到场,核实情况,如有严重浪费,立即开具罚单。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对封建社会中国贫富分化的现象的刻骨控诉。今天的神州大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社会保障体制的日臻完善,“路有冻死骨”已经成为历史。然而,一部分人在内心深处似乎认为,只有“酒肉臭”了,才算得上是“朱门”,莫名其妙的把铺张浪费和所谓的“有地位”联系在一起,认为不在乎食物的浪费才是“体面”、“有面子”,节约粮食、把餐桌上剩下的食物打包是“寒碜”、“丢面子”,这是何等错误和荒谬!

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的诸多问题,温家宝总理曾经做过这样精要的概述:“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诚然,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然而,假设13亿人平均每人每天浪费一斤粮食,就会成为全人类的梦魇。反之,如果我们中国人每人能尽力节约一些粮食,那么我们不但是在帮助全国各地尚未脱离贫困的兄弟姐妹,而且是在为世界各国、特别是缺衣少食的最不发达国家作出贡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能否节约粮食、有效遏制餐桌上的浪费,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中国人在全世界的形象,关系到中国是否能够真正做到“和平崛起”。

纵观古今,放眼中外,把奢靡等同于较高生活品味的想法一定都是错误的,“酒肉臭”绝不是具有身份和品味的标志。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重要批示,这是贯彻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政治本色的具体体现,也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完成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基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在此,笔者不厌其烦的讲述自己在国外的相关经历,无非是希望党政机关能够力戒公款大吃大喝,希望餐饮企业能够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为顾客提供免费、实用、最好还能够美观的打包袋、餐盒,同时也希望在饭店用餐的各界朋友都能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把适量点菜、带走剩菜作为自然而然的、光荣的事情。让我们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中华民族勤俭的美德万古长存,让我们中国人在节约粮食、珍惜资源、推进可持续发展方面成为全世界的表率。 

 

  • ( 责任编辑:中共吉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_办公室 )

    分享到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