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研究 > 机关党建杂志 > 2014年第4期 > 健康之路
首页 > 健康之路

健康之路


日期: 2014-05-15 13:58:00 浏览次数: 字号:[ ]

中医治病是“授人渔”

“2000年,上海科技馆建设,要建一个停车场。施工方从灌渠驳岸边挖走了大量土方,于是水沟变成了池塘,后来在其周边栽上了树木,然后,它就被人遗忘了……几年后,在这片三四千平方米的湿地里,一些原以为已在上海灭绝了野生物种等也在这里找到了,成了上海中心城区内唯一一处有两种以上野生水鸟繁殖的开放式湿地……”这是何裕民教授写在他书里的一段文字。之所以能有这么个小池塘,就是因为人们遗忘了它,现在都在讲恢复生物的多样性!恢复生物多样性最好措施是什么:就是人类少干预!因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自然界本身则充满智慧及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包括我们的身体。

古希腊医圣希波克拉底就强调人自身的愈病能力,称其为“自愈力”。他曾说:“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医生”,“病人最好的医生是自己”。《黄帝内经》则主张“正气”为主。人有着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何裕民教授治疗过江苏的一位医院院长,他自己是外科大夫,肝癌术后复发了,AFP指标持续很高,他坚信何的理念,不过分干预,排斥了介入靶向等治疗,仅用中医药调整,配合必要的生活方式调整,一两年后,指标稳定下降,后来停留在2~5上下(当地正常值是20)。现10年多了,肝硬化明显改善,连汤药也不需要了。和他同样也在苏北的一位姓王的小学校长,才40岁,2005年后肝癌手术复发,多次介入,求助时已经没办法做介入了。何建议他观察,不到万不得已,别轻易上介入,8年期间,只补过一次介入,现在,离手术已经10年多了,恢复的非常好。

像这种肝癌时的频繁介入手术,看似高级,先进,其实就是所谓人为的干预,和把池塘改建为停车场一样,你能说这不是城市更先进更发达的建设行为么?但是,这种改建,直接耗竭的是自然生态,具体到我们的身体,就是正气,肾气。

技术,其实也是想改善身体的“生态”的,他们也发现了这个地方植物种类少了,甚至荒芜了,怎么办?西医采取的是“给人鱼”的方式,直接在荒芜的地方种几棵大树。中医呢?中医不会直接去种树,就像人们无意中遗忘的小池塘,只保证池塘的安静,或者只是提供足够的养料,让那里的生态可以更快地自组重生,这一点上看,中医更看重或者说更相信生态乃至生命自己的智慧,给了身体一个安静地掌握钓鱼技术的机会,这就是更高一级的“授人渔”,也因此,中医才有了“慢郎中”之名,因为掌握钓鱼技术显然比直接拿到鱼更需要时间,但一旦掌握,就再无需“外援”了。

脾虚和气虚有什么不同?

有读者问:脾虚和气虚有什么不同?

首先要说明,中医的脾不是我们肚子里的脾脏,指的不是实体器官,而是一系列身体功能的总和,而脾虚就更进一步,形容的是功能虚弱的程度。而中医的气,指的也是功能,从这点上说,脾虚和气虚其实是一个意思。

但是,中医还有肺气虚,心气虚,肾气虚之说,其实这些气虚也完全可以用脾虚包括,因为脾不是实体器官,所以没有特指性,无论是肺气虚还是心气虚,只要补脾就都能解决,比如肺气虚医生开的玉屏风散,里面的黄芪白术都是入脾经的,补脾的,心气虚时用的“独参汤”,里面的人参也是入脾经的,包括补肾气用的菟丝子,覆盆子,同样可以补脾气,所以,只要脾气不虚,全身的气就都不会虚,而脾虚是身体功能下降的第一个关口,如果不遏制住,继续下去,就要出现阳虚,这个时候我们多称之为肾阳虚。

既然脾气虚和肾阳虚分别属于虚损的不同程度,它们又有什么不同呢?脾虚只是功能下降,所以人主要感到疲乏,不任劳作为,消化功能不足为主症,人参,黄芪,白术,补中益气丸等最适合用来补脾气;到了肾阳虚,功能下降到了一定程度,这个时候就要影响身体的能量供应了,所以肾阳虚的典型表现是怕冷,热量不足,所有的病症都在遇冷后加重,比如肺病,腹泻等等,这个时候需要用比人参更加温热的药物,比如附子,肉桂,金匮肾气丸等。

爬楼就喘提示你的肺功能减退

有读者问:今年50岁,抽烟三十年了,每天一包的量,但体检从没发现心肺有问题,平时走路也没问题,只是不能爬山爬楼,一爬就喘不过气来,每次爬山都被所有人落在最后,包括老幼体弱的,不知道为什么?

体检时心肺没发现问题,只能说还没有出现器质性改变,比如心脏扩大,肺气肿,但不能爬山爬楼这一个问题,已经说明您肺功能受损了,这种损伤在体检的影像学上是看不出来的。

平地走路时心肺所作的做功,是有限的,一旦登高爬楼,心肺就要加班工作,这个时候,肺功能不好的问题就要显露出来,喘不过气来,上气不接下气,腿酸得厉害等都是肺不能足够吸氧导致的结果。如果去医院做“肺功能检查”,估计能发现肺功能到底减少了多少,而爬楼本身,就是可以自测肺功能的一个土办法,能不紧不慢,一口气爬上三楼而不喘的,就说明肺功能比较好,像您这样估计上到三楼就困难。您可能会说是因为不锻炼,不经常爬楼,即便是这样,多爬几次一般也就适应了,喘就会减轻,但如果肺功能不好,每次爬都会很吃力。

很多人去西藏,有的人高原反应强烈,有的人却没有,有个特点很有意思,越是抽烟的人,抽烟时间越长的人,进藏之后越可能毫无感觉,不会像别人那样因为缺氧头疼呼吸困难,但这不是好事情,之所以没反应,是因为抽烟已经使他习惯了缺氧状态,他在平原其实也过的是类似西藏的缺氧的日子,不是不缺氧,而是对缺氧没有感知的能力,这至少不是肺功能强健的标志。

老年之后,一旦患病,特别是卧床时,最考验的就是肺功能,肺功能好的能多能挺过来,如果肺功能不好,即便初始疾病并非肺病,但最终也可能因为肺功能衰竭而不治,而戒烟是恢复肺功能最好的办法。

肾阳是火苗肾阴是灯油

人的生命,就像一个油灯或者蜡烛,经常用“灯”“火”来比喻:“人死如灯灭”“蜡炬成灰”。火着着的时候生命就存在,人就活着,火灭了,灯油耗干了,生命就结束。中医说的“肾”就是这个火苗。“肾阴”相当于蜡炬的蜡,油灯的灯油,而“肾阳”就是燃烧着的火和灯。一个人的生命长短,不仅决定于火苗是否茁壮,还决定于蜡,灯油是不是充足,够烧,这些就是“肾阴”。所以,怎么能保证火光的强度正好,不因为过小而生命力微弱,也不因为过大而过早烧尽就是生命的智慧了,而中医的“补肾阴”“补肾阳”,做的就是这件事,补肾阳是“助燃”,补肾阴是“添柴”。

既然如此,那些火力不旺甚至熄灭的人就是“肾阳虚”或者“肾阳衰竭”的人,前者是病态,后者是死亡,导致这些的有几种可能:

一种是生命的蜡烛烧到最后了,火苗自然就小,这是正常衰老,只要火苗的小与蜡烛的减少是合拍的,就可以通过补充蜡烛,灯油同时助燃的方式延续这个火苗,人就可以战胜疾病就此长寿。

第二种是火苗没烧多久就因为调的太大,灯油,蜡烛提前烧光了,这种人用现在话说,是造的,作的(第一声),就是因为生活方式或者情绪失调而自己早早就把可以用得很久的柴火用光了,中医称之为“壮火食气”,就是生命的火苗太大的时候,功能和生命都要被吞食的,这种人就不能“助燃”了,或者说不能仅仅“助燃”了,要“加油”,至少在“加油”的基础上“助燃”。

第三种是蜡的质量不好,不容易点燃,好像柴草湿了,这种情况在现在很多好吃懒做的人身上更常见,也就是中医说的“湿邪阻滞”,很胖的一个人,一点火力没有,如果去查指标,至少是“三高”,这种情况不解决,能把生命之火闷灭了。

第四种是引燃的力量不够,多见于年轻人,或者白胖白胖的,库存不少,但是总是不能为自己所用,好像灯油不少,偏偏没有引火的东西让他们痛快的烧,这种情况,要么调遣自身自燃的能力,比如调整生活方式,多运动,使活力潜能被调遣出来,同时可以用点助燃的药物,从阴引阳,就是把生命力从库存状态调遣出来。

“肾虚”到底是什么意思?

中医的“肾虚”,是误会最多的一个概念,很多人甚至直接把它等同于性功能障碍了。事实上,“肾虚”是中医对人体虚损状况的一种整体形容,在身体的虚损中,到了“肾虚”程度的虚是比较严重的,所以中医有“久病及肾”的说法,就是强调,不管什么疾病,如果迁延日久,拖到最后都可以出现“肾虚”,由这里也可以看出,“肾虚”不是器官的定位,不等于负责泌尿的西医的肾脏,也不是生殖器官,而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虚损程度。

任何一个生命,都需要能量维持,所以有话说,“人死如灯灭”。灯灭了,能量就没了,生命也就没了,所以,生命的关键是能量。我们吃饭是为了获得能量,我们动心,动身都要用到能量,当能量的产生不足时,生命力就不旺盛了,所以,随着年岁的增长,人会比年轻时候怕冷,就是因为老了,能量产生不足了,这个时候就是“肾虚”,因为中医“肾虚”的典型症状就是怕冷,所以,“肾虚”就意味着能量产生出了问题。

在“肾虚”之前,可能先是功能弱,还没蓄积到影响能量产生的时候,所以比“肾虚”轻的是“气虚”,或者更确切说,是“脾气虚”,而“肾虚”,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肾阳虚”,它和“脾气虚”分属虚损的两个不同程度,“脾气虚”控制不住,就可能发展为“肾阳虚”。和“肾阳虚”一样,“脾气虚”也不是定位的,是指全身整体功能的减退,只是这个减退还没严重到影响能量的产生。

简而言之,“脾气虚”或者说“脾虚”,是器官功能的减退,“肾阳虚”或者说“肾虚”,是器官功能减退到了能量产生不足的程度。

补肾阳是“助燃”  补肾阴是“添柴”

虽然补肾阳的药性很热,但实际上,它补益的深度不如补肾阴的“六味地黄丸”,补肾阳的药物,比如肉桂、附子,更恰当地说是“助燃”,相当于把一个蜡烛,或者一堆柴草的火苗拨大一点,燃烧得壮一点,但本身燃烧的后劲儿并没有增加,没有对已经“不耐烧”的身体有所补益。

从补药的意味上,“六味地黄丸”,“养”的力量就更大,是更解决问题的“添柴”,“加油”,有了“油”和“柴”之后的火苗,就不会出现蜡烛烧到最后的时候,会突然间变亮的“回光返照”,那是熄灭之前的“虚火”。

一个重病人到晚期,如果出现了严重的阳虚状况,虽然病情严重但是不难治。但一旦出现了阴虚,一直无精打采的人,突然间变得很兴奋,很亢进,话也多,人突然烦热,脸色甚至都出现了少有的红色,民间称之为“回光返照”,往往是临终前兆了,类似灯灭之前最后的亮光,治疗起来非常棘手。

这种虚热就是因为“肾阴”虚了,像蜡烛烧到最后的时候,把所有的储备都用上,再灿烂一下而已。这就不能“助燃”了,而是“添柴”,至少先添上“六味地黄丸”这样普通的“柴草”,这就是补肾的第二个深度。如果仍旧遏制不住,甚至需要把昂贵的红木做“柴”,这个时候,往往就是“肾精虚”的时候,是虚损最严重的阶段。这种“耐烧”的“红木”就是中医讲的“血肉有情之品”,是补肾精绝对离不开的,也就是补肾的最高境界,所谓“血肉有情之品”就是动物类药物,或者说动物蛋白,比如阿胶,紫河车,动物骨髓等都是中医里能入药的食物。

多锻炼就是壮肾阳

有读者问:孩子10岁,总是手脚冰凉,平时只能给她暖宝宝暖着,不知道怎么办?

孩子和老人都容易出现手脚冰凉的问题,他们同时也怕冷,如果用中医理论讲,就是肾阳不足,孩子是肾阳还没强盛,老人是肾阳已衰,所以都需要补肾阳。

肾阳是什么呢?之前我说过,把人体比作一个蜡烛的话,肾阳就是火苗,火苗大,肾阳就足,也就没有手脚冰凉的问题,火苗小,肾阳就虚弱,火苗熄灭了,肾阳也就衰竭,生命就完结了。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壮肾阳,把火苗拨大。

壮肾阳有很多办法,最没办法的办法就是吃壮肾阳的药,比如附子、肉桂,金匮肾气丸等,但这是对老年人,因为他们没有潜力可挖了,只能如此,而且还要在肾阴不虚的基础上,将肾阴点化成生命的火苗。但是对孩子,最好的办法是激发,唤醒她潜藏的肾阳,具体说就是多运动,如果用西医原理说,运动可以增加心脏机能,而手脚冰凉本身也是因为心脏不强壮,血液打不到手脚这种边缘地带导致的,老年人的心脏机能肯定下降,所以他们手脚自然要凉,但对孩子,运动显然比吃药积极,而且可以使她拥有一个健壮的心脏,对她以后也有好处。女孩子手脚冰凉的更多见,因为她们没男孩子那么爱动,心脏泵血机能不壮,这是需要锻炼的,毕竟她们以后还有怀孕生子的职责,更需要心脏功能良好。

动物蛋白就是“血肉有情之品”

对于人体来说,最关键的物质是蛋白质,而且是来自动物肉中的动物蛋白,它就像一座大楼的“钢筋水泥”,决定了身体的最基础组成,不仅如此,在中医里面,对这些动物类食物,称之为“血肉有情之品”,在补肾方面是最给力的,远远超过植物类的食物或者药物。

金元时期名医张从正补养下元的“天真丸”,李东垣补气养血的“当归生姜羊肉汤”都用到了羊肉,朱丹溪制“大补阴丸”以猪脊髓、龟板滋阴补髓,以羊肉、龟板、虎胫骨制成“虎潜丸”治疗精血不足之“脚痿”,还有现在的“河车大造丸”,来自于张景岳的《景岳全书》,里面用到了紫河车,就是人的胎盘。

这些动物类药物都属于“血肉有情之品”,针对的都是身体已经肾虚了的时候,用了这些补肾的药物,人的状态会明显提升,从机理上,动物类食物的热量要明显高于植物性的,吸收率也高于植物蛋白,补肾等于在补充能量。对于一直相对贫瘠的祖辈生活,动物蛋白的缺失是影响健康的很大问题,这些“血肉有情之品”的入药,既是治病,也是利用治疗之际增加营养,所以很多人现在觉得,吃阿胶怎么看不出效果呀?没有古代医书上说的那么神奇,原因很简单,因为过去血虚的人很可能就是因为食物中严重缺少动物蛋白,无法合成血色素,阿胶吃进去等于雪中送碳,但现在人所谓的血虚,首先未必是血虚,即便是血虚,也不是因为饮食缺营养?,缺少合成原料而引起的,很可能是缺少合成的能力,所以,单纯的给阿胶自然不显效了。

这个结果给大家一个提示,就是为健康缘故,不能绝对吃素,动物类食物是不可或缺的,只是不要过量,最好的办法是每天都吃,每天都不多吃,才能使这些“血肉有情之品”充分被利用。

夏天也忌讳大汗淋淋

夏天爱出汗,也因此,夏天是最消耗人阳气的季节,所以中医才有“春夏养阳”之说,夏天是要适度补气的,比如西洋参,五味子,是适合夏天吃的补药。我遇到过一个病人,夏天因为冲凉而感冒,为了退烧吃发汗药,结果出了一身大汗,烧到是退了,但从床上站起来人就瘫在地上了,四肢软得和棉花似的。送到医院马上去查了个血钾,正常人的血钾是3.5~5.5毫摩尔/升,他才1.5毫摩尔/升。他的突发“瘫痪”是出汗造成的“低血钾症”。

钾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能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降低了,马上就表现出肌肉的酸软,松弛甚至软瘫,尤以下肢最为明显,称“缺钾性软瘫”,严重时还会影响到呼吸肌,心肌,引起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难以及严重心律失常。

夏天容易出汗,如果出大汗或者拉肚子到脱水的地步时,虽然没到软瘫的地步,但人会觉得很累,疲惫,这都和低钾有关,如果是孩子,可能更危险,会因为脱水而危及生命。这时候如果想马上起效的话,应该直接冲服一种“口服补液盐”,药店就有卖的,里面含有很关键的电解质比如钾,钠以及葡萄糖,喝了可以直接入血。同时,大量出汗后不要马上喝过量白开水或糖水,那样等于再次稀释血钾,而要喝些橙汁,补钾最快,茶中也含钾,所以夏天中国讲究喝茶解暑,也就是防止血钾过分降低。

如果大汗,可以用西洋参,五味子泡茶,每次各用10克左右就可以,西洋参是补气的,五味子是收敛的,避免阳气耗散得太严重。 
 

  • ( 责任编辑:中共吉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_办公室 )

    分享到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