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要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这样,你过桥会更容易些。
——尼采 德国著名哲学家
看了就懂
森林里有一群猴子,它们在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会外出觅食,在太阳落山的时候就回去休息,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
一位游客从这片森林中穿越时把手表落在了树下的岩石上,被猴子乔尼拾到了。聪明的乔尼很快就把这块手表的用途弄明白了。于是,乔尼成了整个猴群的明星,每只猴子都向乔尼询问确切的时间,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规划任务也交给了乔尼。乔尼逐渐建立起威望,当上了猴王。
做了猴王的乔尼认为这一切都是手表带给自己的,于是它每天都会在森林里巡查,以图再拾到更多的表。功夫不负有心人,乔尼终于又拥有了第二块、第三块表。
但“乔尼”又被一个新问题困扰了——这几块手表的时间都不一样,到底哪一个才是正确的时间呢?当有下属来问时间时,乔尼不知道自己该回答哪块手表上的时间,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因此变得混乱了。过了几天,猴子们终于忍受不住了,纷纷起来造反,把乔尼从猴王的宝座上赶了下去,乔尼的那几块手表也被新任猴王据为己有。但很快,新任猴王同样面临了乔尼的困惑。
这就是著名的“手表效应”:当只有一只手表时,我们可以知道时间;拥有两只或更多的表,却无法确定时间。更多钟表并不能告诉人们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了解准确时间的信心。
在我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当中,“手表效应”处处可见:
“手表效应”在职场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那就是在工作当中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也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甚至每一个人都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更是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否则这个企业便无法发展下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如果你还在大学进修,有两门选修课都是你感兴趣的,但是这两门课的时间有冲突,而且你又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学并学好这两门课程,这个时候你很难做出选择;当你在进行择业时,对于地点、待遇不分伯仲的两家单位,你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如果你正遭遇爱情,在面对两个同样优秀、同样倾心于你的男孩子时,你也一定很苦恼,不知该如何做出决断。
学了就用
在人生的每一个十字路口,我们都要面对“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烦恼。
还有人在环境或他人的压力下,违心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道路,并因此而郁郁终生。即使取得了受人瞩目的成就,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
在面对矛盾选择的时候,我们便可以使用“模糊心理”。即在一个很难做出选择的情况下,以潜意识的心理为标准,让自己做出的选择符合自己的潜意识心理。这里说的潜意识,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一印象。“模糊心理”实际上是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积累的一种心理沉积,它在矛盾选择面前,能够把最安全的心理保护提供给我们,因而是值得提倡的。
尼采有一句名言;“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要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这样,你过桥会更容易些。”如果每个人都“选择你所爱,爱你所选择”,那么无论成败都可以心安理得。然而,困扰很多人的是,他们被“两只表”弄得无所适从,心力交瘁,不知自己该信哪一个。
对于一个人来说,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于混乱。就像不能同时拥有两只手表一样。当我们在工作和生活当中遇到“两只手表”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选择一只手表,尽量校准它,并以此作为标准,在它的指引下行事。
经济学点睛
对于任何一件事情,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否则将使人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