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人口峭壁》。在这本书中,作为长期从事经济预测的专家,哈瑞丹特认为,通货膨胀只有当人口规模巨大的年轻群体迈入社会时才会发生,而当庞大的老年群体出现时就会出现通货紧缩。因此,2014~2023年将出现通货紧缩,这一阶段将会对房地产、教育、商业战略、投资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谈到中国时,作者认为,中国是他见过的最大的泡沫,它的房地产泡沫已经超过所有发达国家。中国将是最后一个破灭的泡沫,而且中国即将达到人口的高峰期,到2025年就会出现人口数量的下降。也就是说,虽然中国还会有一个时间很长的城镇化进程,但它将是第一个从人口峭壁上跌落下来的新兴市场国家。作者还认为,中国庞大的债务、房地产和过度建设泡沫将会产生严重后果,迫使中国在未来数年内遭遇震荡。
消费浪潮指示标适用于世界任何一个主要国家或地区,唯一的不同在于大多数国家的人口学数据以5年为一个时间段,而不是以每年的增量计算。我们来看一下各国的数据。
日本在1942年和1949年经历了最后两次“婴儿潮”一代的出生高峰。日本的消费浪潮滞后于出生高峰47年(由于日本的外来移民较少、本国人受教育程度较高,因此该数值比通常的46年推迟一年),在1989年和1996年两次达到峰值,此后日本股市经历多次起落。紧随日本之后的是美国在1957~1961年的出生高峰,以及加拿大在1960年的出生高峰。因此,北美的消费浪潮在2007年前后涌上浪尖,之后开始落下崖口,支出放缓。欧洲的消费浪潮继而涌起,浪潮的岸线更为宽广,但会在2013~2014年登上峰顶,随后大部分欧洲国家的消费浪潮会在2018年之前相继回落。
德国是在2013年之后首个落下人口悬崖的欧洲国家,同时还有英国、瑞士及奥地利。韩国的消费浪潮在2010~2018年达到顶峰,之后会像日本一样大幅跌落,且该情形会持续数十年。中国的劳动力增长也会在2015~2025年攀至峰值平台,随后中国的人口增长将无限期放缓。虽然中国在未来几十年内的城镇化进程将继续推进,实现较为平和的增长水平,但其仍是第一个跌落人口悬崖的新兴国家。
如果欧洲现在已经身陷衰退之中、债务问题缠身,那么在2013年或2014年其消费支出跌落人口悬崖之后,欧洲该何去何从?实际上,2020年之前一定会有一场重大的全球危机,让所有人无所遁逃。东亚地区最后一个富裕国家韩国也会在2018年落下人口悬崖。2010~2020年后半段的经济情况明显比2008~2009年的大衰退更恶劣,而且在2014年至2019年年末这段时间,我们还要面对人口与地缘政治周期的最低谷。
英国的消费浪潮在2010~2013年达到峰顶,之后坠落而下。法国的峰值平台由2010年持续至2020年,时间最久。意大利的峰值平台出现在2010~2018年。西班牙是最后一个达到峰顶的欧洲国家,时间在2025年前后,但其现已陷入欧洲最大的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的萧条之中。需要注意的是,最严重的消费峰值坠落发生在南欧及中欧国家: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德国、奥地利和瑞士——你可还在指望德国保全欧元区?
如前所述,美国的消费浪潮已在2007年年末冲顶,但会在2014年前后第二次居于人口悬崖的崖顶,最富有的1%~10%的美国人将在那时达到支出顶峰。美国的收入不均比加拿大或欧洲都要严重,最富有的10%人口享有将近50%的收入与消费,而最富有的1%人口则占有了将近20%的收入。同时,超过90%的(个人住房之外)金融资产都控制在最有钱的10%的人手里,而美联储持续不断地采用量化宽松政策和货币刺激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现象。
那么在孩子们最终全都离家独立,富有的家庭也落下人口悬崖之后,美联储会把消费的希望寄托在谁身上?在下一次金融灾难和泡沫破灭中,谁会受伤最重?不是霍默•辛普森这样的小人物,他已经被很低的实际工资、又少又可怜的工作机会以及经常被套牢的抵押贷款压得喘不过气来。当现实之光终于照进了多年的刺激措施,金融资产再次崩盘,最富有的那批人的净资产将遭受严重损失。
根据我们的最佳长期和中间周期显示,在2014年年初至2015年年初会出现另一次经济发展放缓以及股市崩盘加速,很可能一直延续到2015年年末,甚或是2016年。人口情况引发的最恶劣经济走势会在2014~2019年席卷而来。美国经济很可能在2015年年初之前经历一场或大或小的崩溃,并在2017年年末至2019年年末或最迟到2020年年初面临另外一次崩溃。道琼斯指数会在2015年年中前或稍晚些时候跌至5 800~6 000点,并在2020年年初前进一步跌落到3 300~3 800点的水平,彻底消除自1994年年末以来最大的股市泡沫。
美国和欧元区是目前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美国的消费浪潮将在未来数十年内加剧摇摆。与美国不同,欧元区整体没有“回声潮”一代,但南欧经历着史上最严重的年轻人失业危机。因为无工可做,同时年长一代延迟退休,每天还有更多的年轻人退出职场或离开本国。欧洲该如何复苏?除非南欧与中欧国家(尤其是德国)能够吸引大批移民,否则即便在2023年之后的下一次全球繁荣期中,它们也无法恢复。然而,吸引移民却又无望。
研究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可以发现,挪威、瑞典、芬兰和丹麦的人口经济走势在未来10年内情形较好,21世纪20年代之后将再次温和走高。荷兰、比利时、法国和英国的情况则与美国类似,在未来数十年内更加摇摆。然而,德国、瑞士、奥地利、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则会在长度不确定的时间内大走下坡路。为什么更加靠北的欧洲国家出生率更高?这些国家为职业妇女提供了更好的产假待遇和更有力的支持,这是一个国家对未来最好的投资。人口学决定了北欧国家与中欧、南欧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将会不断加大。此类情形下,长此以往,欧元的出路如何?
香港中文大学的郎咸平教授已经明确指出中国的经济统计数据并不准确。GDP增长数据存在虚报问题(新住宅用电的基本数据已证实了这一点)。郎教授认为中国的GDP增长率至多为4%,而非官方数据8%,同时通货膨胀率远远高于3%,而且还在不断上涨。
其他数据显示24%的已建住房或公寓处于空置状态,没有用电量。香港、上海、北京等中国主要城市目前的房价与收入比率为全球最高,通常是收入的20~35倍,而美国房地产泡沫高峰期时,旧金山的房价也仅为收入的10倍。当其他大部分国家的信贷世代正在缩减时,中国的私人信贷泡沫还在越吹越大。全球2013年第一季度产生的1.5万亿美元信贷中,中国占据了1万亿美元。因此,中国全年的私人信贷很可能高达4万亿美元,占其GDP总量的50%,如果GDP数额存在虚报的话,这一比例还会更高。
虽然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最迅猛的新兴国家,但其劳动力增长将在2015~2025年达到峰值平台,随后开始滑落,导致中国在2025年之后的下一次全球繁荣初期时跌落人口悬崖。由于新兴国家中的收入与支出浪潮较为平缓,劳动力增长较之晚于出生高峰46年的消费浪潮具有更重要的经济意义。
如我之前所说,城镇化的确是新兴国家的关键走势。确实,中国在未来数十年的城镇化比率将由略高于50%增长至70%~80%。然而,由乡村迁移至城镇的年轻家庭才是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而中国的年轻家庭数量正在迅速减少。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于美国。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点,计划到2025年将城镇人口比例由53%提高至72%。也就是说,到那时将有2.5亿无技能的农民迁移到城镇地区。你觉得这可行吗?
中国在过去10年内已经过度建设基础设施,城镇化速度也达到了历史高峰,目前准备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这在2014~2019年可能发生全球增长骤停的状况下,很可能就是一次强烈的震荡。数以亿计的农民将被迁入都市丛林,却没有任何生活来源。当然,如果有大量不错的工作机会等着他们,情形自会不同——可这根本不可能。我认为中国在未来10年内可能出现大的城市问题。
自21世纪20年代初开始,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将在3%~4%或更低水平徘徊。此时,中国最终摆脱了过度扩张的赘余,一如1997~2002年东南亚经济体在政府主导的扩张之后的情形,不过东南亚各国政府主导经济扩张的强度与持续时间都无法与中国相比。此后,印度可能成为下一个能够超越中国发展的增长大国,到目前为止,其城镇化与基础设施投入都严重不足。墨西哥目前正在从中国手中攫取制造业市场份额,特别是向北美出口的市场份额,在下一次繁荣中,其经济增长应快于欧洲或东亚地区。
此类数据还有更多含义,比如印度的人口消费走势在2065~2070年方能达到顶峰,同时,墨西哥和大部分拉丁美洲国家直到2040年才达到峰值。因此,在下一次经济大崩溃中,我们的投资热点应集中在印度、墨西哥、土耳其和东南亚国家(柬埔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缅甸)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生物技术、医疗设备和制药业等医疗相关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