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地理信息院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1年荣获吉林省五一劳动奖,从2005年到2012年,连续4次被省直机关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院党委被省直机关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三分院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工人先锋号,五分院被省直机关妇女工作委员会和省直机关工会委员会授予省直机关红旗三八集体称号。院长高佩华等19名同志被中共吉林省直属机关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王德喜、武立军同志被省政府授予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院团支部被共青团吉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授予“省直机关五四红旗团支部”,2013年-2015年唐亚蕾等4人被共青团吉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评为“优秀团员”。
省地理信息院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按照中央文明办的安排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部署,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一系列重要讲话,全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通过各种活动大力弘扬青春正能量,引导广大测绘职工积极投身全省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振兴的大潮,在谱写“中国梦.测绘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梦想。
全院党员干部大局观念强,有极强的集体荣誉感,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在生产实践中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近几年的任务都是我省的东部山区,山高林密。东北的三月冰天雪地,再加上有野兽出没,能够进山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更多的是胆量与耐力。因为这个时候气温偏低,庄稼、树木等还未长出来,通视条件佳是测量仪器观测的最好时机,作业员必须全力以赴抓住时机进行作业,错过最佳作业时间,作业难度就会增加。为保证工作进度,有经验的老同志带头首先深入测区翻山越岭、爬冰雪、斗严寒,饿了啃一口冻硬的面包、渴了喝一口带冰的矿泉水,有时没有水了就干脆抓两口雪来吃。为了找到一个控制点,翻几座山是家常便饭,每每遇到难找的控制点时老同志都争着上。一来怕年轻的作业员体力不支,二来也怕他们没有山区作业的经验,一旦迷路或者碰到野兽都会有很大的危险。“五•一”过后,冰雪开始消融,虽然气候变暖一些,但又面临更大、更困难的问题——趟河,空山水下来之后会形成很多河流,要想上山就必须经过这些小河,穿雨靴上山随时都可能扎漏,并且携带繁重的仪器、吃的、喝的,所以作业人员常常连鞋带裤子全部湿透,淌过冰水混合物。当地的老百姓见此情景,既感动又心疼,感慨道“你们测绘人,还没有我们老农舒服呢!”小青年职工的手冻伤了,到当地诊所治疗时,那里的大夫不解的问:“你们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我都几十年没有见过这么严重的冻伤了。”年轻的小同事笑笑,只有测绘人自己才知道到底为啥。2012年,接到国家GPS B级网连测72小时任务,为了保证工作任务的及时完成,必须尽快熟练操作,负责技术方面的业务骨干,利用晚上夜深人静,比对以往用过的软件和操作手册,边看边操作,边操作边琢磨,通宵达旦,在保证自己学通弄懂的同时,还要将自己掌握的精髓,用最容易被理解的方式和语言传授给其他队员,保证了新软件的正常使用,让自己、让身边的同事得到了进步,做到一人学习,全院受益。所有参与到此项任务的同事执行任务时,24小时才能关一次机休息一会儿,不眨眼睛的盯着仪器,连吃饭的时候都不得松懈,防止断电或者其他状况,保证数据的连续性。经过努力,终于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2014年,全省地理国情普查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处在初级阶段的国情工作,院领导和职工们也一直在摸索中前行,反复修改制定的方案,查找资料、借鉴学习其他单位的工作经验,各个部门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在国情工作中涌现出了很多的动人物,像把工作带到病房的吴江、加班到深夜的孔东方、放弃照顾孩子的年轻妈妈张雪松,他们的精神是测绘人的骄傲,正因为他们的存在,出色的完成了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一期)项目,地理国情普查(二期)项目也正在有序开展。
一、开展党的理论学习系列活动
(一)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提升党员综合素质。
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 为主题的“三建”活动,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贯穿活动的始终。通过作风整建,着力解决思想错位、业务不精、作风不实等问题,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打造一支务实、高效、清廉的干部队伍。通过开展支部书记戒勉谈话等活动,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制约。不断完善党务、政务公开工作,增加党务政务工作的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具体要求,坚决杜绝公款吃喝和铺张浪费行为,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带头建设无烟单位。
(二)开展十八大理论学习。院党委始终坚持组织党员边生产边学习,并召开党员大会,集中学习了吉林省测绘局党组印发的《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和十八大报告的相关内容。我院党委书记刘家臣结合自身在吉林省委党校《十八大精神解读》专题班学习的体会,对十八大内容做了分析和解读。鼓励全院党员干部及群众要多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
(三)开展“学习新党章、贯彻新党章”活动。2013年6月为庆祝建党92周年,开展“学习新党章、贯彻新党章”活动。活动对全院党员新党章知识学习情况进行了考试,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准确把握新党章基本要求和丰富内涵的能力。
(四)开展“七一红色之旅”活动。2013年6月,开展“七一红色之旅”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共29人参观了四平战役纪念馆。
二、“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广泛开展
(一)开展“学雷锋”志愿活动。2014年3月,为弘扬雷锋精神,全院有10名青年职工积极参与局团委组织开展的“学雷锋日”团员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为辽阳街基地家属区义务清扫楼道。2014年5月,全院职工积极参加局组织的辽阳街基地食堂卫生清洁活动,把食堂的地面、玻璃进行了彻底清洁,给辽阳街基地办公的职工提供了整洁的就餐环境。
(二)开展“美丽社区”环保公益活动。2013年5月组织单位青年职工在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基础测绘辽阳街基地家属院内义务拾垃圾,美化小区环境,传递了五四青年倡导环保、绿色生活的正能量。
三、加强和谐文化建设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倡导和谐。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营造健康文明、生动活泼、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全面推进“两个文明”建设。
(一)组织开展“读好书、看好片、写好文、做好事”活动。
2012年—2014年,积极做好每年度的“双日捐”活动。2012年—2014年,积极组织参加省直工委征文、省直机关女职工首届书香“三八”征文、“幸福中国”、“中国梦.吉林梦.我的梦”征文活动,选送的30余篇文章中,有15余篇获奖。2013年,10月下旬,组织了一次以“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号召广大青年员工结合各自的工作与生活实际分享自己的奋斗历程,以对梦想的追求和扎实的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文字的形式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用朴实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青春奋斗的画面。2014年7月,为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迎接“七一”党的生日,组织部分党员干部参观了长春电影制片厂并观看影片《永远的焦裕禄》。2015年3月,组织参加吉林省省直机关妇女工作委员会组织的第三届“书香”读书征文活动。
(二)开展“我爱三分院”杯—智力扑克比赛。2013年末,三分院组织开展智力扑克比赛,本次比赛即缓解了职工忙碌工作中的压力,也加强了职工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开展“我运动、我快乐”主题活动。2012年--2013年,每周五下午定运动日,可以选择羽毛球、徒步等项目进行锻炼。2014年5月,积极参加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系统第三届羽毛球比赛。2014年10月,院职工积极参加行业协会组织的乒乓球比赛。
(四)积极开展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活动。每年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前夕,院党委、工会向全院女职工致慰问信,带来节日的祝福及关怀。
(五)院职工积极参与省测绘局举办的“五四”青年地理信息知识竞赛。2013年,积极组织参加省测绘局举办的“五四”青年地理信息知识竞赛,院领导非常重视,经过层层选拔,选出三名职工组成我院代表队,三名职工精心准备此次比赛,获得了二等奖。
(六)组织开展了“笔尖上的青春”书法比赛和“绘眼看世界”摄影比赛。2014年5月,为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中国共青团成立93周年,凝聚青年团员的智慧和力量,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组织开展了“笔尖上的青春”书法比赛和“绘眼看世界”摄影比赛,作品中展现了青年团员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及对测绘工作的热爱,传递了正能量,塑造了良好的青年形象。
(七)积极参加“最美测绘人”青春故事分享活动
2014年9月,院职工积极参加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团委举办庆“十•一”“最美测绘人”青春故事分享活动。
(八)积极参加“普查地理国情 助力美丽中国 文化携手同行”迎国庆书法、绘画、摄影比赛,院职工张钰、石晨露分别荣获书法作品一等奖、三等奖。
四、持之以恒开展“以人为本送温暖、关爱职工”活动
(一)多年来,每逢重要节日,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中秋节院领导都下测区对外业职工进行慰问,在慰问过程中了解他们工作及生活上的困难,并嘱咐外业的负责人,要定期的在外业开展活动、让职工思想和工作上共同进步,要做好两手抓。
(二)院党委高度重视离退休老干部的生活状况,每年节假日都对生活困难的离休老干部、退休职工进行慰问,送去党组织的温暖,并听取老干部在测绘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为省测绘局举办的单身干部联谊活动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并积极组织单身职工参加此次联谊活动,想办法为职工解决单身问题。
(四)院党委成员定期给分片包干区的生产一线的家属及离退休职工打电话,了解当前面临的实际困难及需要得到的帮助等。党委成员二十四小时开机,随时能接听职工打进来的电话和接收到职工发送的信息。党委成员每人建立电子邮箱并向全院职工公布,及时答复职工提出的建议、意见和困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