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经合局以“五型机关”建设为重点,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落实机关党建工作,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上狠下功夫。
以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努力打造学习型机关。省经合局把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党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史结合起来学;与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学,与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学。深入学习省委“五个发展”理念,增强“六种意识”、提高“六种能力”,把理论中心组专题学、领导干部带头学、专家学者专题辅导、个人通读学习读本、分类分层研讨交流等方法灵活运用起来,引导党员干部系统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利用身边典型营造浓厚氛围,让学习成为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追求和境界。利用反面典型加强警示教育,坚持每年组织参加廉政一日教育,定期组织观看反腐倡廉专题片,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剖析典型案例,从不同人物身上得到共同启示。让学习成为一种制度、一种常态,增强了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以“三服务”为主线,努力打造服务型机关。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每个处室包保一个市地州,包保10个项目,其中5个自主招商项目,把服务经济发展的大目标细化为落实项目的小指标,全省引资总量迅速扩大,引资质量明显提升,引进战略投资者投资取得较大进展;服务各市州、县市(区)、各类开发区的发展,组织专家组根据资源优势为市(州)、县(市区)谋划包装项目,开展小分队、点对点、巡回式“走出去”和引进战略投资者“请进来”活动,为市州招商引资提供全方位支持和帮助;服务投资商,深化机制改革,扩大即办件审批范围,出台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管理制,规范了审批行为,审批时限普遍压缩20%以上。
以形势发展和任务转换为牵引,努力打造创新型机关。创新项目谋划包装思路,变常规性项目包装、随机性洽谈推动为高端谋划、精准对接。创新招商引资活动方式,变大型化招商为小分队、点对点、巡回式精准招商,变程式化洽谈、一般性推动为点对点洽谈、一对一推动。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变一般性调度、程式化推动为定期调度、高层推动。创新招商引资考核评价体系,变考核招商引资额度为考核招商引资项目,变考核招商引资指标为考核招商引资项目质量,考核项目个数、个头(单体额度)、项目到位资金等五项指标。
以“夯基础、提素质”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努力打造效能型机关。围绕效能建设存在的“基础不牢、底数不清、眼界不宽、质量不高”的问题,深入开展“夯基础、提素质、强服务、重落实”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查找不足、梳理问题、完善资料、学习研究、考核验收等举措,提升党员干部文字综合、组织协调、执行落实等基本技能。开展了“讲学习、重实践,提升调查研究能力水平”主题实践活动,提高干部职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开展“增强六种意识、提高六种能力”主题实践活动,分专题进行学习研讨,着力解决意识方面和工作能力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务实、节检、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打牢思想基础与业务基础。
以落实两个责任为重点,努力打造廉洁型机关。制定出台《省经合局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组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全面落实驻局纪检组监督责任的意见》,把党风廉政建设摆到重要位置,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明确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从选人用人、密切联系群众、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岗位、领导和支持驻局纪检组工作等5个方面明确了党组主体责任,从督促党组发挥主体作用等7个方面明确了纪检监督任务。建立健全制度,重新制定完善十项配套规章制度。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加大考评力度,实行一票否决。对出现问题的责任主体追究责任,对分管领导和处室、单位负责人实行“双问责”。运用局内网、吉林省投资促进网等平台,广泛宣传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定期通报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例,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形势教育、警示教育、节日节点教育,努力营造崇尚廉洁的风气。
(省经合局机关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