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吉林省文联积极贯彻落实省委宣传部关于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工作部署,作为“5?23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的重头戏,“到人民中去——吉林省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重走抗联路”“送欢乐、下基层”走进通化、白山活动,5月7日,立夏第二天,迎着朝阳准时从省文联启程。志愿团名家荟萃,许多艺术家都深受基层群众爱戴。此行,志愿服务团将沿着当年抗联战士的足迹,通过文艺演出、展览讲座、辅导交流、采风调研一系列志愿服务形式,走进村镇、走进军营、走进社区,以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基层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推动全省文艺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缅怀革命先辈,立志做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经过5个小时的车程,7日中午11点30分,志愿服务团顺利到达了此行的第一站通化市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杨靖宇烈士陵园。服务团的成员衣着整齐素雅,有文联主席尹爱群、副主席孙凤平,舞蹈家王小燕、书法家张金梁、韩戾军,画家刘玉春、王同亮,摄影家郑春生、荆宏,著名主持人王明明、盛喆、二人转表演艺术家董玮、闫书平、佟长江、尹为民、咸奎荣、孙忠宏,杂技团国家一级演员王云、冯福伟、左辉,吉剧团青年演员孙慧媛以及随行的媒体朋友和宣传部、文联机关、各文艺家协会的文艺工作者50人到场。“吉林省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的红旗迎风飘扬,每个人的胸前都佩戴有文艺志愿服务标识、上写“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的胸牌,每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艺志愿者。
抬头望去,陵园中央挺立着的杨靖宇将军戎装铜像高大巍然。参天松柏,庄严肃穆。祭拜仪式在这里举行。向杨靖宇将军三鞠躬,敬献花篮,服务团中的所有党员面对杨靖宇将军戎装铜像,庄严地举起右手,在文联主席尹爱群的引领下,重温入党誓词。那一刻,所有人的心里都涌荡起久违的激情。尹爱群主席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共产党员重温入党誓言的仪式,更加激起我们对党的热爱之情,对革命先烈敬仰之意。”
仪式结束后,服务团的成员们参观了杨靖宇生平事迹展和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观展结束后,艺术家们站在牺牲的烈士名谱前,久久不肯离去。烈士名谱上,有的烈士生卒年不详,有的烈士甚至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但他们“吃草根、咽棉絮、饮雪水”矢志不渝、忠贞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着在场的每一位艺术家,董玮老师感慨地说:“我演过革命人物江姐,30年前,我也走过抗联路,这次重走,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虽然退休了,还是要学习这种坚忍不拔、舍己为人的精神,为基层百姓演好节目,传递正能量。”
送文化到村镇、到军营、到社区,惠民演出精彩纷呈
从通化到集安,已是傍晚。距离演出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王小燕提议:“我们不吃晚饭了,回宾馆化妆,我们要将最好的精神面貌展现给观众”晚7点整,慰问演出在集安市高句丽大剧院拉开序幕,歌曲、舞蹈、二人转、拉场戏、杂技、魔术等表演精彩纷呈,王小燕的出场对观众来说是个惊喜,表演结束后,她将写有自己名字的手绢抛给现场的观众,引得观众阵阵欢呼。
这次下基层,一共有四场演出,5月9日,在边警培训基地的演出遭遇了强寒流,头晚夜间温度是零下,风打在身上透骨的冷。看着笔直坐在小板凳上的战士一张张热切的笑脸,演员们决定不缩减节目,演,而且还要演好。为了演出效果,大家都穿着薄薄的演出服,一个节目下来,手都冻僵了。5月10日是个难得的大晴天,下午两点半,三岔子林业局门前的广场上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满了观众,董玮是大家追逐的焦点,观众们拉着她照相,央求她现场指点唱腔,贴心地嘘寒问暖……冯福伟、左辉的道具气球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两位老师毫不含糊,麻利地做成各种图案,送给大家。腰伤躺了一路,依然完成全部主持任务的王明明走进观众中间,跟大家热烈的交流。11日上午10点40分,靖宇社区广场,此行的最后一站慰问演出在这里举办。一眼望去,观众中竟多数是老人和孩子,乡村老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老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便分外的热切。演出结束,返程的大客车准备开出社区广场,一位老大爷追着车要跟董玮、盛喆老师合张影,两位老师赶忙下车,满足了他的愿望,老人激动地拉着她们的手说:终于见到真人了!这辈子知足了!大客车开出很远很远,老人还依依不舍地向大家挥着手,他的身影令服务团的成员们久久难忘。
着力提高基层群众的艺术修养,让文化的种子扎根于基层
采取菜单定制的方法进行书画、摄影辅导无疑是目前最受艺术家和基层骨干、文艺爱好者喜欢的方式。对于省里来的艺术家来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5月9日上午9点半,在白山市图书馆举办的辅导讲座点评会上,原本只安排了100多人座位的场地,涌进了200多名美术、书法、摄影的爱好者和会员,这有点出乎承办方的预料。战线也拉得长,两个半小时还不肯放艺术家们走。虽然条件有限,没有投影仪,事先做好的课件也没能用上,但丝毫不影响刘玉春、王同亮老师和学员之间的互动。两位老师很敬业,在民俗村采风时,抓住时机,为正在写生的美术学校学生现场评点。张金梁和韩戾军两位老师既长于书法又长于学术,张老师古朴中有棱角,韩老师谦逊中有犀利。令人深刻的是,两位老师对一位书法爱好者的评点。老师说:写字要入古出新,不要只学今人成功的笔法,要下真功夫,好好练上两三年,不愁字写不好,一边写着字一边想着能卖多少钱永远也成不了大家。浮躁之风渗透社会的方方面面,书法界自然也不能幸免。被评的人双眼暗淡下去又明亮起来,两位老师的话具有醍醐灌顶之效,想来,总是良言。郑春生、荆宏两位老师在集安与当地的摄影爱好者和会员彻夜长谈,这次,他们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摄影展搬到了白山市图书馆的教室里,50幅摄影作品虽然不多,但都是近年来巡展中的精品。
艺术家走向人民的过程,是心灵不断得到净化的进程
不搞花架子,自带经费,不给基层添麻烦,不搞奢靡之风,顿顿都是工作餐,没有人喝酒。基层同志说:接待这么大的志愿服务团,我们原来还有顾虑,现在什么都不用基层负担,作风真是大转变啊!五天四夜,三级文联上下联动,4场送欢乐、下基层演出,6场书法、绘画、摄影辅导讲座,1个摄影展,命名两个文艺志愿服务创作基地,行程1000多公里,每天都在赶路,停下来的时间都被各项内容安排得满满的,从靖宇陵园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从高句丽大剧院,到边警培训基地、林业局、靖宇社区广场,文艺志愿者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一场洗礼。在回程的大客车上,艺术家们敞开心扉,交流着心得。董玮、盛喆、尹维民、咸奎荣、孙忠宏、王云、孙慧媛纷纷表示:重走抗联路,是对心灵的一次净化,文联再有这样的活动,无论有什么事,我们一定要参加。张金梁、韩戾军、刘玉春、王同亮、郑春生老师说: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离不开人民,艺术家只有走向社会,为人民群众服务,艺术之路才能走得更远,提升得更高。在截稿的时候,接到三岔子林业局发来的一封感谢信:感谢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为江源人民、为三岔子林业局职工群众奉献上了一道精彩的精神大餐,职工群众高兴地说,这么多年了,很少能看到艺术家到我们这来演出,我们真是太开心了!几位书画家对我局书画爱好者的作品提出了具体的意见,使我局的书画爱好者受益匪浅。谢谢你们真正的深入生活、情系人民,扎根人民,给人民送来了欢乐! (陈雪梅 李梦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