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研究 > 机关党建杂志 > 2015年第6期 > 经验交流
首页 > 经验交流

经验交流


日期: 2015-09-22 12:29:00 浏览次数: 字号:[ ]

“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我们确实有很多工作没做到位,一定汲取教训、引以为戒,认真落实主体责任。”日前,一位党委一把手在约谈后表态,“不当‘甩手掌柜’,种好‘责任田’”。

“让我就群众反映的问题作出说明,是组织信任,非常受教育,今后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一位“一把手”感慨,被“当头一棒,提了一醒”。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是党章赋予各级党委、纪委的基本职责。

落实得怎么样?有没有对号入座,守土尽责?是不是有人就开几次会、念念稿子、走走形式?

今年以来,省纪委监察厅强力推进两个责任落实,结合实际打出“组合拳”、“系列仗”,约谈、调研、检查督促、严肃问责……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具体分解到人,形成以上率下,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保障和促进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

调研约谈层层传导压力

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提出,今年要“深入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责任追究。要巩固成果,推动地市一级和国有企业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

省委要求,全省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部门都要自觉担负起管党治党的共同责任,都要从自身职责出发,分兵把口,各尽其责,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省纪委十届四次全会对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进行了具体部署。

言在必信,令出必行!

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抓落实,首先从省纪委监察厅做起。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崔少鹏利用两个月时间,深入全省各市(州)、部分县(市、区)和企业、高校开展调研,召开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座谈会18场。对党政主要领导和纪委书记逐一约谈,面对面约谈党员领导干部86人。“与每个人的约谈都在一个小时以上,经常连续谈到午夜。”紧锣密鼓的工作进度让随行人员和基层同志很受震动。

与此同时,省纪委副书记、常委按照分工,分别开展约谈。7个人连续约谈54个省直部门、22个省属高等院校和19个国有企业党委书记,39个省直派驻(派出)纪检组长。

两个月,省纪委监察厅领导共约谈220名领导干部,实现了对全省各市(州)党委和纪委、省直部门和省属企业、省属高等院校、省直派驻(派出)机构主要负责人的全覆盖。

“你带的这个班子存在什么问题,班子成员里谁反映比较多,都是哪些问题?”

“从你这个地方(部门)看,当前‘四风’和腐败问题的突出表现是什么?”

约谈中,省纪委领导首先请约谈对象就本单位领导班子有关问题作出回答,再听取工作情况介绍。

直奔主题,没有官话套话,有什么问题说什么问题,对问题点到痛处、实处。

功夫下在约谈前:全面梳理被约谈单位在明察暗访、巡视监督、检查考核、信访、案件查处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有人出汗了,有人红脸了。

“情况不了解,怎么抓班子、带队伍?”“雨过地皮湿”地抓党风廉政建设过不了关。

约谈中,省纪委领导针对约谈对象的不同特点,深入分析,具体指导,传达中央精神,提出明确要求,给抓力度不够的“加把火”,工作不足的“补补课”,想当“老好人”的“敲警钟”——贯彻中央精神不能走样,责任必须细化、具体化。

压力层层传递。全省上行下效。全省各地约谈工作陆续开始,一些市委书记亲自与县(区)委书记、县(区)长以及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面对面廉政提醒谈话,签署《廉政谈话备忘录》;一些省直部门负责人亲自研究部署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建立完善主体责任落实机制,督促被巡视单位整改……全省各地各部门“照方抓药”抓落实,结合实际细化实化措施方法,抓领导、领导抓,抓具体、具体抓,一级带着一级干,力促责任落地生根。

检查督促把责任压实到具体工作上

到6月底,全年时间过半,任务是否过半?省、市、县三级纪委正在进行“回头看”,对年初定的目标任务进行一次跟踪督查,层层扛起责任。

“省相关部门一把手亲自抓,认真负起牵头总责任……截至目前,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289家全部进行自查自纠;省级财政预算奖励经费及发放津贴补贴专项清理,40个省直部门进行了自查自纠,共发现问题21个、涉及资金789.9万元,已收回150.7万元,其余奖金正在督促收缴……”

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针对约谈、调研发现的问题,今年4月,全省开展4个专项行动。

剑指清理滥发津贴补贴、机关食堂违规违纪、购买商业预付卡、违规使用公务用车问题,督促财政、人社、审计、商务、发改等省直部门在纠“四风”中落实主体责任,一个专项一个专项地抓,不松劲不后退,狠下功夫,防止不正之风成为腐败的温床。

6月,省纪委监察厅下发《方案》,全省集中开展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再加力,督促各级党委、纪委强化责任担当,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杆子扎到底压担子,不见成效不收兵。省纪委监察厅督促县级纪委在深化“三转”中落实监督责任。对全省纪检监察机关“三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在梅河口市、长春市二道区、德惠市、双辽市、临江市、镇赉县6个县级纪委开展纪检机构改革试点,聚焦主业,攥紧拳头。

县级纪委,突出纪律审查重点,紧紧盯住小官巨贪,坚决查处坑害百姓、欺压群众的问题,狠拍群众身边的“苍蝇”。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违纪违法案件,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今年1月至5月,全省立案查办基层党员干部违纪案件3015件,同比增长53.7%;处分2782人,同比增长35.8%。端午节前,省纪委监察厅对30起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发出通报。

一些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往往是从不守规矩开始的。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党员领导干部案例,没有一个不是在违法之前首先违纪的。

“不要眼看着我们的干部一步步走向犯罪深渊再去查处!”

纪律检查机关不是党内的公检法,纪律检查机关最重要的就是纪律审查。省纪委监察厅督促市级纪委在创新监督审查方式中强化监督责任。把纪律和规矩挺到前面,抓早抓小,避免让更多的干部从小毛病拖成不治之症。

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严明纪律体现在日常管理监督中,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利用函询、谈话提醒、诫勉谈话等方式,“扯扯袖子、咬咬耳朵”,早打招呼早提醒,让党员干部时刻感到纪律的约束,绷紧“弦”,把苗头性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对经过初核不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党员干部,作出组织处理。今年1月至5月,各市(州)纪委对违纪问题快查快结、快进快出,已查结138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42人。

有责必究形成倒逼“收手”“收心”的强大震慑

省纪委监察厅领导在约谈中提出了明确具体要求,一条条“硬杠杠”就是高压线:

党委(党组)书记是落实主体责任的第一责任人,必须落实在具体行动上,体现在抓严明纪律、抓作风建设、抓惩治腐败等各个方面。党政分设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就是第一责任人。

已经被巡视的单位要集中精力做好巡视整改,早改早主动;正在被巡视的单位要全力以赴支持配合巡视组开展工作,全面接受“政治体检”;尚未被巡视的单位要不等不靠,抓紧有限时间主动进行自查自纠。

被约谈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责任摆进去,逐一梳理、及时化解,特别是自身存在问题的领导干部要自觉向组织说明情况、讲清问题、争取主动。管好自己的同时,还要管好配偶、子女、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

深入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深化“三转”,聚焦主责主业,强化问题导向,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严肃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坚定不移惩治腐败……

省纪委监察厅对约谈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对约谈后仍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严肃问责。

今年年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中突出了“两个责任”。对9个市(州)、长白山开发区及4个省直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采取听取汇报、述责述廉测评、查阅资料、实地察看、抽查账目等方式集中检查。发现落实两个责任不力典型问题29个,处理17人,其中,问责省管干部4人,问责县处级干部13人。不仅通报单位、部门,还对个人点名道姓通报。

责任制检查中点名道姓通报是以前没有过的,而这只是“问责年”的一个“前奏”。

今年前5个月,省纪委监察厅两次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及责任追究典型案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典型问题14起48人。问责一个,警示一片,在全省引起震动。

板起脸来抓落实,狠下心来问责,才能有效防止“破窗效应”,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一案双查”,加大问责追究力度,对违反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四风”问题突出,发生顶风违纪问题;出现区域性、系统性腐败案件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既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严肃追究领导责任。建立责任追究典型问题通报制度,通过问责,把责任落实下去。

4月至6月,吉林省采取以市带县的方式,对5个市(州)及所属县(市、区)和长白山开发区进行同步集中巡视,把落实“两个责任”、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执行情况作为巡视重要内容。

5月,省纪委监察厅领导深入各地看望巡视组的同志,现场办公,连夜开会,研究问题线索,分类处置,扎实推进巡视工作。省委巡视组对部分省直部门、国企和高校整改情况杀一个“回马枪”,对整改不到位的,将追究责任。

省纪委会同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开展的第二轮明察暗访中,发现12类225个问题线索,正在督促有关单位严肃调查处理,有责必问。

全省各级纪委切实履行监督责任,有贪必肃,有腐必反,不换挡,不变速。

重点查处十八大以后、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后的顶风违纪行为,越往后执纪越严。今年1月至5月,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19个、处理257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81人。

重点查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今年1月至5月,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15351件(次),同比增长37.6%;立案3834件,同比增长62.9%;结案3334件,同比增长80.5%;给党政纪处分3407人,同比增长51.2%;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169人,同比分别增长259.6%。

重点关注“一把手”,问题严重的难办也要先办。今年1月至5月,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办涉及一把手的违纪案件167件,其中涉及县处级以上干部案件32件。

一组组数字传递着“高压线”越来越大的压力。省纪委监察厅正在探索建立纪委领导定期约谈下级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主要负责人制度,确保约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督促落实“两个责任”永远在路上。 

(董 亮  李晓辉)
 

  • ( 责任编辑:中共吉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_办公室 )

    分享到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