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研究 > 机关党建杂志 > 2015年第8期 > 工作思考
首页 > 工作思考

工作思考


日期: 2015-09-23 09:30:00 浏览次数: 字号:[ ]

普通人做人做事没有底线,更多的是一个道德问题,但领导干部要是没有底线,危害就很大。少数领导干部没有底线,是因为失去了敬畏之心。实际上,中国人特别强调敬畏意识。在我们的传统里,敬畏天地、神祇、祖先,敬畏民心、文化、法律,等等,敬畏无所不在。中国历代那些为人称颂的清官循吏,也都是深知敬畏的,所以他们的举止才有禁忌和底线,才会警醒自己不要有了权力就自我膨胀、忘乎所以、放纵欲望、为所欲为。

敬畏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敬畏守住用权的底线。领导干部手里握有权力,就要知道权力使用的底线。权力是工具,可以谋公,也可以谋私,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做坏事。失去了敬畏,在用权上就会失去底线,权力就会流于谋私和做坏事。因此,务必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在对待人民赋予权力上始终保持敬畏之心”。确立人民赋予的权力只能用来服务公众的理念,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尤其是媒体的监督和批评,将权力的运行置于阳光之下。如果没有私心,真正敬畏人民赋予的权力,就不怕权力公开运行,容得下尖锐批评。

敬畏谋事创业的机会,用敬畏守住做事的底线。一个领导干部,能够得到组织和人民的信任,担负一个地方或一个部门的领导工作,这是非常难得的谋事创业机会,一定要珍惜。去做一位领导,不是去当官混日子,而是能一展所长,兢兢业业、临深履薄地做事情的。一个地方和部门如果来个庸官贪官,可能一下耽误这个地方和部门的工作好几年,影响的是当地和该部门众多群众和职工乃至国家的利益。更不用说在转型的关键期,耽误时间和发展机会,损失的成本无法估量。因此,领导干部有了做事的平台,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敬畏谋事创业的机会,用敬畏守住做事的底线,干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政绩,千万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

  • ( 责任编辑:中共吉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_办公室 )

    分享到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