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研究 > 机关党建杂志 > 2016年第11期 > 党建聚焦
首页 > 党建聚焦

党建聚焦


日期: 2017-01-04 16:05:00 浏览次数: 字号:[ ]

“有理讲理”热播、“青马班”受学生青睐、《老阿姨》票房创佳绩……去年以来,我省着力抓好“植根”“青马”“双赢”“网军”等“四项工程”,创新理论宣传和基层宣讲形式,加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弘扬唱响网上主旋律,提升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影响力,取得了积极成效。

草根宣讲群众鼓掌

在长春市二道区,活跃着这样一支宣讲队伍:他们从群众中来,用百姓嗑唠家国事,解百姓忧,被群众称为“草根宣讲员”。

“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都退了工作谁干?再说延迟退休也不是一刀切,有的就延迟几个月。”在二道区亚泰社区桃花苑的门厅,十几位居民因延迟退休问题争论起来。这时,“草根宣讲员”杨先德接过了话茬,简单几句话得到大家认可。

二道区委书记黄宪昱介绍,像杨先德这样的“草根宣讲员”还有150多名,通过社区搭建的“二道信仰讲堂”、深入群众喜欢扎堆的地方,宣讲员用百姓语言,深入浅出地把党的政策传遍各个角落。目前,该区已进行1000多场宣讲活动,化解群众矛盾5000多个,让7万多名群众受教受益。

在我省很多地区,草根宣讲已经成为传播政策理论的有效载体。通化市草根宣讲利用电视媒体使政治理论深入寻常百姓家;图们市草根宣讲与“三下乡”服务活动相结合,进农村、坐炕头、唠家常。

草根宣讲是我省推进“植根”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除了活跃在基层的“草根宣讲员”,吉林还培养起一批熟悉情况、了解群众的社区先生、企业名嘴、乡村讲师,并引导组织高校、院所的理论大家走出院墙,走进群众。同时,利用报刊网络理论阵地,打造出“有理讲理”等品牌栏目,逐步构建起上下贯通的宣讲体系。

“青马班”为何这么火

入学季,选课忙。在长春师范大学,“青马班”是新生眼中的“香饽饽”。长春师范大学每年从新生中遴选100多名学生作为“青马班”学员,进行为期2年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培养,并将其作为“火种”播撒到校园和社会中。

听上去枯燥的课程,在这里变得生动有趣。记者前不久参加由该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举办的“关注成长沙龙”,活动中大到对未来发展趋势判断、小到个人职业规划,甚至如何面对感情挫折,作为嘉宾的学校老师都敞开心扉与学生交流,可容纳百余人的教室里座无虚席。类似的沙龙已经举办110多场,有1万余人次参加,带动了全校师生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热潮。

发生在长春师范大学的一幕,是我省推进“青马”工程的一个缩影。如何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如何树立大学生理想信念问题?在“青马”工程中,吉林努力将有意义的东西变得有意思、有意思的载体体现有意义,抓名师引领,将更多资源集中到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了解生活,大力培养马克思主义自学组织。

目前,在省内各高校中,普遍兴起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热潮。东北师范大学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习研究会”、长春工程学院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吉林建筑大学的“邓研会”……形成了学校的核心层、骨干层、全员层融合联动的“涟漪效应”。

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葆光介绍,核心层学员大多被评为优秀大学生,骨干层学员80%以上加入中国共产党,全员层学员90%以上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创新形式政策扶持

排片率不到3%,上座率却普遍达到50%,观众情愿自掏腰包进行推荐……由长影集团创作拍摄的电影《老阿姨》7月22日全国首映以来,作为一部中小成本的主旋律影片,在竞争激烈的暑期档期中,取得了口碑、票房双丰收。

我省着力抓好“双赢”工程,提升文艺作品、文化产品影响力,解决了“既叫好又叫座”。既抓方向导向、竞争力提升,又抓讲好故事,依托长影、吉林出版集团等,不断推出有影响力的主旋律文艺精品和文化产品。

在推进“网军”工程中,我省打造一支由各级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职工和群团组织为主体的主力军,同时在新媒体发力,加快布局移动互联网,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不断壮大舆论引导队伍。

在推进“四项工程”中,我省创新形式,有利于入脑入心,同时在政策和导向上做文章。比如,在人才培养、评选表彰、岗位聘用等方面优先支持思想政治课教师,加大对社会效益突出的文化项目财政扶持力度等。有专家表示,“四项工程”在“接受”和“共鸣”上下工夫,在政策和导向上做文章,在“融合”和“创新”上找出路,已经初见成效。
 

  • ( 责任编辑:中共吉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_办公室 )

    分享到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