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研究 > 机关党建杂志 > 2016年第11期 > 工作思考
首页 > 工作思考

工作思考


日期: 2017-01-04 16:10:00 浏览次数: 字号:[ ]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然而,当下少数领导干部却奉行“好人主义”、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有的谈问题少、夸成绩多,批评成了变相表扬;有的找问题要么蜻蜓点水,要么避重就轻,缺乏真心实意。究其根源,还是私心作祟,批评上级怕影响选拔提升,批评同事怕伤了和气感情,批评下级怕丢了选票疏远关系。这样的搞形式、走过场,如同隔靴搔痒,难见实效。

批评要有“辣味”,领导干部必须带头。“上行之,下效之。”领导干部要有不怕“炮轰”的胆魄,敢于揭短亮丑,以诚恳的态度、务实的精神,率先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要虚心纳谏、开门纳谏,真诚欢迎同事、下属提意见、给批评,帮助查找不足。互相批评要出自公心,敞开心扉、坦诚相见,做到动真格、有“辣味”,直言其过、直击要害,坚决不做“好人先生”,更忌因怕得罪人而隐忍不言、一味虚赞。

批评要有“辣味”,还需有从善如流的气度。“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都不可能不犯错误,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正视问题、不去改正错误。面对批评,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闻过则喜的态度,保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谦逊,虚心接受,反思警醒。“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在阿谀奉承中待久了,一个及时的提示,一句善意的批评,都会使被批评者醍醐灌顶,保持清醒,甚至受益终生。要自觉把“辣味”十足的批评当作关心,充满善意的“咬耳”“扯袖”当作爱护,使批评外化为自律的“戒尺”,内化为成长的“养分”。唯有如此,方能“红脸出汗”、“排毒治病”。
 

  • ( 责任编辑:中共吉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_办公室 )

    分享到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