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民,现任省第四地质调查所党委书记、所长。王世民在第四地质调查所一干就是25年。
建好队伍,关键是把“人”字做大
在王世民的办公室里,常年摆着《求是》《党委书记必读》《如何当好基层党委委书记》等书籍。要想当好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必须过好学习这一关。凭着执着的求学精神,王世民很快进入工作角色。“建队伍必须从抓党员入手,抓党员必须从建队伍出发。”多年来,王世民认准了一个理儿,那就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特别是地质勘探这个行业,没有一支用先进思想武装起来的甘于奉献和具有科技水平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就很难适应这个艰苦的行业。
育人先育魂,王世民牢牢抓住近年来党中央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契机,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员工头脑,指导工作实践,努力使学习理论的过程成为强化政治意识、坚定理想信念的过程。2013年,心脏不太好的王世民冒着生命的危险,深入到海拔5000米的西藏雁石坪高原作业区,与同志们同甘共苦,一同探讨工作中的问题,一起现场解决技术难题。谁家都有父母妻儿,谁不愿过安逸的生活,但为了地质事业,大家在生命的禁区与困难作斗争,甚至有的把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了地矿勘探事业。
保障生产,关键是把“能”字做强
王世民深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就是保障生产。围绕生产抓党建,抓好党建必须、也能够促生产。坚持生产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要推进到哪里。由于常年要在野外一线工作,王世民没有时间和精力赡养父母、照顾儿女,但王世民从来没有一句埋怨的话。竭尽全力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几年来,王世民先后主持完成中央及地方地质勘查基金项目7个,中国地质调查局调查项目3个,完成各类矿产资源规划、核查及地质灾害治理50余项。其中新疆白干湖——鸭子泉成矿带金铜多金属普查358项目的鸭子泉工区发现29条金铜矿(化)体,诺勒更阿勒克工区发现9条铜矿(化)体、1条金矿(化)体,使这一地区有望成为对宏观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新的矿产基地;白山板石沟铁矿外围及深部地质勘查项目新发现矿体10余条,增加资源储量8000多万吨,潜在经济价值100亿元以上。全所的年均收入由6000万元达到近亿元,净资产由5000万元增至9000多万元,在岗职工人均收入由3.6万元增至7万多元,向国家上缴税金1070万元,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拴心留人,关键是把“爱”字做深
党务政务一肩挑,工作比较繁杂,但王世民始终把目光聚焦在关心群众疾苦并解决实际困难上。有一次,王世民把自己已经聘任多年的正高职称名额,让给了一位基层业务骨干。有人说他傻,有人说他是作秀,但王世民心里非常清楚:作为一名党多年培养的领导干部,关心职工,倡导正能量,责无旁贷。后来,那位基层业务骨干工作更加卖力,为四所做出了很多贡献。
多年来,凡是四所离退休老职工有病,王世民都会及时探望。老职工、老干部有困难,王世民都会跟他们说上几句掏心窝子的话,解决几件实实在在的事。一位老职工在临终前拉着王世民的手说:“我们好多离退休人员都是单位的普通职工,你作为单位的一把手对大家特别重视,经常来看望我们,这是党领导得好啊,我闭上眼睛也满足了。”所里的职工常兢文、王丹原属于四所下岗女职工,下岗之后在外打工,生活十分困难,甚至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王世民了解情况之后,依据其自身特长及时安排上了岗,解决了她们的后顾之忧。
把握方向,关键是把“廉”字做实
一个团队,要有正能量。如何正确把握大方向,如何有效传导正能量,这在新的历史时期显得尤为重要。王世民始终恪守“公生明,廉生威”的人生信条,践行“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做人原则,廉洁自律,勤俭办所。有一次,一位客户为了压低施工预算,硬塞给他一笔巨款,王世民当场拒绝了这种行为,并且跟客户讲清了道理,让他深受教育。王世民刚刚接手单位领导时,财务账上已是寥寥无几,捉襟见肘。王世民知道,挣的钱都是全体职工的血汗换来的,所以,花每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首先他自己要做到并且还要叮嘱大家:严格执行财经纪律,遵守财务制度,不挥霍不浪费,把钱花在刀刃上,每一笔账目都要公开,花钱办的事要让职工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让大家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