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要彰显新气象、新作为。党委组织部门作为党的建设重要职能部门,要牢牢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谋划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招法,在服务大局中坚定政治方向,在聚焦主业中把握职责定位,在稳中求进中积极担当作为,自觉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伟大事业提供根本保障。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全党的共同意志,是历史所鉴、事业所需、人心所向,更是根本政治要求。组织部门必须带头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把“四个意识”落实在自身建设上、落实在组织工作上、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履行好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落实好“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的要求,着力解决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问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原则,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决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组织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教育,为伟大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党的十九大最大的历史性贡献,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全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是指引我们思想和行动的灯塔。组织部门抓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等,都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首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和战略任务,就是要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规模教育培训工作,突出抓好县(局)级领导干部集中轮训和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扎实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立根固本、补钙壮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坚持好干部标准,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伟大事业提供骨干力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第一位的是要从严把好政治关,坚持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对政治上不合格的坚决不予任用。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把政治忠诚、工作担当、能力专业、作风为民、清正廉洁的干部提拔到重要岗位上来。坚持知事识人、依事择人、以事业发展为上,大力发现和使用一批具备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专业精神的干部。突出强化干部管理监督,在干部工作中把党的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挺起来,常念紧箍咒、常拧螺丝帽,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决不能一任了之。注重在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把干事作为锻炼干部的舞台,把创业作为干部成长的课堂。坚持严格管理和关心关爱相结合,探索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免责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为伟大事业提供战斗堡垒。党的十九大强调把提升组织力作为基层组织建设重点,意义重大。提升组织力,核心是要强化政治功能。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以“五好一满意”党支部建设为载体,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抓实党支部标准体系、责任体系和督查体系三个制度体系,抓实整合工作资源、突出问题导向、注重分类推进三个方面举措,抓实“关键少数”、基层支部、薄弱环节三个重点,推动落实党支部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确保基层组织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贯彻落实。
——坚持人才兴业战略,大力培养引进用活各类人才,为伟大事业提供战略资源。党的十九大提出,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党委组织部门是人才工作的牵头抓总部门,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变人口红利为人才红利,以人才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以人才的集中集聚促进产业的集中集聚。突出精准化布局,结合吉林市“6411”产业发展,建立方式灵活的人才招引机制,形成多极支撑、齐头并进、高端引领的新格局。突出国际化视野,面向海内外汇聚全球人才资源,重点招引高端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拔尖人才。突出专业化培养,深度调整人才服务措施,完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形成“1+N”人才政策体系,打造聚才育才“强磁场”。
(作者系中共吉林市委常委、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