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研究 > 机关党建杂志 > 2017年第1期 > 工作思考
首页 > 工作思考

工作思考


日期: 2017-11-13 13:41:00 浏览次数: 字号:[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时多次强调督察工作的重要意义,并特别指出要以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抓好改革督察工作,确保党中央确定的改革方向不偏离、党中央明确的改革任务不落空,使改革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巴音朝鲁书记在前不久召开的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五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强化督察推动,确保全年改革任务不落空、举措不虚浮。这都充分说明,督察工作作为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强化督察就是要解决个别地方党委政府不作为,个别领导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突出问题,让“庸官懒政”没市场,使“太平官”没出路,确保“有为”者“上位”,让“不为”者“让位”。

首先,要真督察。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的督察工作体系。主要领导必须给予督察足够的重视,特别是要把重大决策列入督察成为决策习惯,把通过督察作为落实决策的第一手段,让督察真正成为“一把手”工程,体现“一把手”权威,彻底改变以往督察工作说起来重要,督起来次要。探求建立“大督察”工作格局。对已有的督察系统进行进一步整合,建立统一的督察机构,明确督察工作层级和责任,建立大督察工作网络,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建立严肃的责任追究体制。建立以“责任”为导向的督察管理体系,实行严格责任追究制度,以责任倒逼履职,避免“弱督”、“虚察”现象的发生。

其次,要会督察。督察是确保政令畅通及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的重要手段,是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抓手,但督察决不能撒大网,眉毛胡子一起抓,而要精准发力,督到点子上,察到关键处。要抓好决策督察。就是对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既要有部署,更要有督察,并作为督察的核心任务,建档立卡,设立台账,逐项跟踪抓落实,坚决杜绝中央和省委决策落实不到位或被选择性落实现象的发生。要抓好专项督察。对于涉及全局的重点工作要建立专项督察制度,明确督察工作的内容、范围、分工、责任、要求和流程等,真正用目标引导行动,用制度强化责任,用督察推进重点任务的有效落实。要抓好作风督察。“以督促为”,加快办事节奏,提高工作效率,逐步形成一种唯实、务实,讲实效、办实事的良好工作风气。

第三,要敢督察。督察是一件很容易得罪人的活,做好督察工作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是组建政治过硬、能力强的督察职业队伍,必须要有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必须要有坚强的党性观念作支撑,无私的品格,较强的工作能力作保障,这样才能保证督察工作站得高、督得准、效果好。二是上级要敢于授予“尚方宝剑”,要给督察工作撑腰打气,让督察工作人员在督察工作中放下包袱、甩开膀子,毫无后顾之忧地开展工作。三是督察方法要善于创新,有突破、求实效,以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督察工作的需要。特别是要真正沉得下去和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看准了的问题要一竿子插到底。要坚持明察与暗访相结合,有时还可以用微服私访的方式进行,这样也能真正了解到实情,防止出现巧言令色、阳奉阴违的现象。

第四,要用好督察结果。督察工作应该参照巡视工作的做法,在督察结果运用上要下真功夫,出实招。建立主要领导亲自主持班子会专门听取督察的报告制度,不仅主要领导要亲自听,掌握全面,也要让分管领导通过督察看到工作中的不足,研究解决对策,进而形成推进工作的整体合力。把督察结果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把其作为政绩的前置要件,坚决让喜欢搞面子工程,善耍嘴皮子的领导干部没空间、没位置,从而建立起以督察实际结果为引领的、务实的官员政绩观。把督察结果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建立干部职务晋升与决策执行、工作落实情况直接挂钩的体制,把督察结果作为风向标,引导领导干部把主要工作精力都用到抓落实上。同时,建立以督察结果为主要内容的干部考评体制,对于被督察工作不力的领导干部要严肃追责,甚至“一票否决”,让抓落实成为广大干部求进步的一致共识。
 

  • ( 责任编辑:中共吉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_办公室 )

    分享到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