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研究 > 机关党建杂志 > 2017年第2期 > 沧海一粟
首页 > 沧海一粟

沧海一粟


日期: 2017-11-15 16:19:00 浏览次数: 字号:[ ]

相传,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一次给他的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难题——让他们每个人沿着一垄麦子走过去,不许回头,在行走的过程中摘下一株麦穗,看谁能够摘到这垄麦子里最大最好的麦穗。这道“实验题”粗看起来没有多少难度,但是细究一番你会发现:如何摘取这株“麦穗”实在大有学问可做。这当中蕴含着许多今天仍值得我们好好琢磨的东西。

苏格拉底留下的这道“选择题”已经“考”了人们两千多年,多少哲人学者都曾剖析过个中奥秘。尽管每个人的解法不尽相同,但大致上无非有两种思路——一是十分珍视这仅有的一次选择机会,不敢也不愿轻易下手,总觉得前面会有更大更好的麦穗在等着他。可是等走到麦垄的尽头,才发现最好的早已错过。这时候,或者宁缺毋滥,放弃选择;或者委屈自己,不无遗憾地凑合着摘下一株。二是根据自己以往积累的经验,先在内心定下一个大致的标准,在行走过程中一旦遇见符合标准的便摘下来。也许这就是最好的,也许后面还有更好的。至于是否为此选择而后悔,就要看后面遇见麦穗的大小和选择者的心理素质了。

想想我们的人生,其实时时处处都面临着与此类似的选择。不同的选择以及对选择结果的不同态度,会给你的人生带来不同的结果。事业的成功与失败,婚姻的美满与不幸,精神的充实与空虚,人生的快乐与苦痛……这一切,尽管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颇多,但总体看来,无不与你的选择和对待选择的态度密切相关。更为重要的是,人生是一条有去无回的单行线,很多选择都无法给你更正的机会,即便可以重新选择,也必须付出时间、情感的牺牲。

因此,选择的重要历来受到世人的关注。历史上的那些成功者,就在于他们的选择大多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他们都能够胸怀全局,权衡利弊。无法胸怀全局,就会像古人所说的:“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城,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权衡利弊,就是明白“两利相权趋其重,两害相衡趋其轻”。只有做到了这两点,方可保证我们的选择不会为一时一地的得失而轻举妄动,也不会买椟还珠因小失大。中国历史上被称为智谋大师、亦可称之为选择大师的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这样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告诫儿子选择“宁静”“俭朴”“淡薄”的生活方式,就是要让儿子不被眼前的虚名薄利所诱惑,能够放眼远方,咬定内心的标准,最终摘取那株“最大的麦穗”。耽于一花一叶,你就可能失去一片森林——这样的选择实在得不偿失。

穿越历史的长空,用今人的思想去品味诸葛亮的言论,你会觉得这字字句句之中充满着人生的智慧。由此不难看出,学会选择,首先要懂得“弃”和“取”之间的辩证法。

人的一生,时时刻刻都在做着内容不同、形式各异的选择题。每个人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大胆而缜密地进行选择。如此,你的事业、你的婚恋、你的未来一定会放出异彩。
 

  • ( 责任编辑:中共吉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_办公室 )

    分享到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