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中“理想”“信念”等关键词又得到了重申,并且非常惹人瞩目。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围绕坚定理想信念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提供了明确的遵循。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的,并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理论坚定不移。
坚定理想信念,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阐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必然性,阐明了人类社会必须经过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最终进入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正因为如此,它被称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理论,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核心和灵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发展史。历史证明,什么时候真正坚持并信仰马克思主义,党就能够有效地凝聚力量,保障团结,革命就会得胜利,社会就会发展。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先烈在生死考验面前之所以视死如归,都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也正因为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和平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也因为我们党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使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国富民强的新时期。95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伟大胜利,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坚定理想信念,必须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首先是指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的无产阶级的立场,同时,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包括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者从马克思的理论中,无疑地只是借用了宝贵的方法。”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我们只有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才能不断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崇高的信仰、坚定的信念不会自发产生。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今天,我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要聚焦现实问题,不断增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能力,是引领我们打开真理之门的钥匙。只有认真学习经典著作,才能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领会得更加深透。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阅读经典著作,本身就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增加思想深度和训练思维方式的过程,就是培养高瞻远瞩的战略洞察力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的过程,会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他们崇高风范和人格力量的熏陶,从而实现自己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升华。”长期以来,我们党始终强调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并自觉用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这不仅使马克思主义显示出巨大的真理力量,而且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了强大的生机活力。
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理论是引领时代,理论武装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指导我们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样,本身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结晶。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关键是全面准确地把握讲话的精神实质。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仅要掌握丰富内容,而且要掌握思想精髓和精神实质,深入领会讲话蕴含的坚定信仰追求、历史担当精神、真挚为民情怀、务实思想作风和科学思想方法。要学习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在读原文上下苦功夫,原原本本地学,逐篇逐句地读,做到学懂、学通、学透。在此基础上融会贯通,把讲话精神作为一个完整体系来把握,更加自觉以讲话精神指导新的实践,在“真信”“真学”“真懂”“真用”上下功夫,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