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利益无小事。松原市纪委一个月内8次通报64起典型案件!
2016年11月3日,松原市纪委通报13起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典型案件,通报7起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规发包、承包、经营、变更农村土地资源典型案件。
仅仅过了4天,11月7日,松原市纪委通报10起农村基层党员侵占涉农惠农资金典型案件。
……
密集曝光的背后,是警示教育的常态化,更是松原市持续传压、聚力拍蝇,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诠释。
蝇贪成群,其害如虎。松原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主业,把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要工作,不断释放执纪必严、常抓不懈的强烈信号,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反腐“红利”。2016年,全市共受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线索1847个,立案960件,查结859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859人,移送司法机关30人。
干在实处 当好反腐排头兵
“中央和省里怎么干,我们就学着干。中央和省里要求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松原市委、市纪委紧跟中央和省委的步伐。
“持之以恒纠正‘四风’!”
“坚决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2016年年初中央纪委全会和省纪委全会的明确部署犹言在耳,松原市迅速行动起来——
市规划局副局长孟凡忠“雁过拔毛”,破坏经济发展软环境,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前郭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唐凤佳拒不执行巡视整改意见,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
松原市将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市委书记亲自挂帅,多次听取案件查办进展情况汇报,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基层党员干部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市委、市纪委主要领导与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和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面对面约谈,层层谈话,层层提醒,层层加压,倒逼各地各部门来真的、动实的,切实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2016年5月,全省巡察工作部署会后,松原在全省率先全面开展巡察县区,用好巡察“尖兵”“利剑”,直指各类“蝇贪”。市委迅速组建3个巡察组深入到5个县(市、区)开展首轮巡察,深挖细查,切实解决群众身边腐败问题。
“重点发现公车私用、公款吃喝、贪污侵占集体资产、私分冒领专项资金、操办敛财、吃拿卡要、办事不公等侵害群众利益问题行为。首轮巡察共发现各类问题77个,问题线索255个,立案91件,党纪政纪处分22人。”市委巡察办负责人对巡察取得的成效如数家珍。巡察正在成为倒逼党员干部遵规守纪的“悬顶剑”、推动管党治党责任落实的“传导器”、有效强化党内监督的“千里眼”。
借力借技 做好反腐侦查员
已经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的姚明章可能现在也不知道,他是“栽”在了一篇不起眼的审计报告中。
“我们以市委名义出台了《松原市市直部门向市纪委监察局报送党员干部问题线索办法》,市直部门每个月都要向我们报送问题线索。”松原市纪委工作人员介绍,2016年以来,市直相关部门已报送问题线索44件,立案审查7件17人。“通过市审计局报送的线索,我们对近两年的20多本报告进行查阅。”该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当时就发现市林业局存在私设“小金库”、挪用林业专项资金等问题。抓住私设“小金库”的线索,松原市纪委相关部门进一步调阅资金使用的详细账目,将问题连根拔出。
2016年6月,市纪委查实了市林业局违规领取国家退耕还林补助款260余万元问题,原局长姚明章被开除党籍,移送司法机关。
2016年初,松原市纪委通过整合财政、审计、法制办、发改委等职能部门的财政监督、专项审计、执法检查、项目稽查的业务报告,连同税务发票管理系统,形成了“借力借技”开展监督检查的“大数据”库,实现了各部门之间数据资源共享。
目前,他们借助公安视频监控系统,发现公车私用问题线索;借助税务发票管理系统,发现违规公款吃喝、公款购买节礼、公款旅游等问题线索;借助财政、审计、发改等部门监督检查数据库,发现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同时,他们的反腐“大数据”库还将进一步完善,自来水公司、供热企业、物业公司等企业的财务信息也将被纳入,这些企业给谁免费,哪个权力部门在这些方面吃拿卡要了,都会体现出来。
“大数据”的运用,让纪检机关有了千里眼、顺风耳,查找问题线索效率自然更高。2016年以来,松原市纪委“借力借技”发现“四风”问题线索290个,其中发现疑似违反公车管理使用规定问题线索114个。
高进严管 打造反腐铁军
“从2016年4月下旬开始,我们连续查办了4起比较大的案件。100多天的高强度工作,所有参与人员不仅没有任何抱怨,而且‘轻伤不下火线’。负责案件查办保障工作的廉政教育中心主任纪有东,过度疲劳造成心肌严重缺血,仍坚守工作岗位,差点发生危险。案管室副主任陈博,虚脱在工作岗位,打完吊瓶第二天接着干……”说起身边同事工作的点点滴滴,很多人有说不完的话。
正人务必先正己,打铁还需自身硬。近两年来,松原市纪委坚持把好队伍建设的入口关、管理关和出口关,坚持“高进、严管、优出”,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反腐铁军。
立足严字当头,松原市纪委制定了《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暂行办法》等内部制度规定,建立了市纪委主要领导约谈下级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制度,不断拧紧纪律和规矩的“发条”,让纪检监察干部不碰底线,不踩红线。
纪检监察干部如果违纪,不良影响更大。同样,查处纪检监察干部违纪问题产生的震慑效果也更大。对执纪违纪、以案谋私的干部,松原市纪委绝不护短、绝不手软,坚决“清理门户”。2015年以来,全市共立案查处纪检监察干部违纪案件22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2人,有17名纪检监察干部被谈话函询。
在干部使用上,松原市纪委放眼“四面八方”,唯才是举、人尽其才。
“优化队伍结构,选拔高素质人才进入到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是打造反腐铁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松原市纪委相关领导介绍,“现在,市纪委机关工作人员中,35周岁以下占30%,35至45周岁占45%,45周岁以上占25%;具有法律、金融、财务等专业知识的人员43名,占66%;有9名年轻干部具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不断趋于合理。队伍战斗力得到有效提升,让监督执纪问责更有底气,正风反腐更加硬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