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研究 > 机关党建杂志 > 2018年第10期 > 工作思考
首页 > 工作思考

工作思考


日期: 2018-12-03 07:59:00 浏览次数: 字号:[ ]

唐朝宰相陆贽为官清正廉洁,从不接受下属的贿赂。即使在得到唐德宗“金口玉言”的授意之后,也并没有“拿着鸡毛当令箭”趁机收受贿赂,反而义正言辞地拒绝道:“为官受贿,大者,忘忧国之诚;小者,速焚身之祸。贿道一开,展转滋甚。鞭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已,必及币帛;币帛不已,必及车舆;车舆不已,必及金壁。”

“贿道一开,展转滋甚”的观点充分体现了陆贽的洞幽烛微和远见卓识。一方面,他认为“居风化之首”的达官显贵应该以身作则、严以律己,这样的高度自觉,在那个孤贞无援、贪墨匪耻的时代,尤其显得难能可贵。另一方面,他洞烛人性的见识,更是直抵人性的幽暗之处,认为人的欲壑总是难填。

陆贽立身做人的道理,今天看来仍然颇具警示意义。正所谓“小者大之源,轻者重之端”,一个人不可能一夜之间变为腐败分子,之所以走向腐化堕落,多是从细微之处起步,从不拘“小节”开始,陆贽“鞭靴不已,必及金璧”的论述,便深刻揭示了腐败是由小及大这样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

古人云:“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古往今来无数贪腐案例也充分证明,小节不检点,小毛病不克服就会演变成大问题,从量变发展为质变,最终发生蜕变。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慎微”上多下功夫,去小恶以保真,积小善以成大德,自觉筑牢作风根基。
 

  • ( 责任编辑:中共吉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_办公室 )

    分享到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