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研究 > 机关党建杂志 > 2018年第3期 > 支部工作
首页 > 支部工作

支部工作


日期: 2018-06-04 08:54:00 浏览次数: 字号:[ ]

省孤儿学校学生生活处党支部现有党员19人,5个支委,下设3个党小组。党员支部主要承担学校常规教学管理工作之外的学生生活管理及教育工作,是实现学校孤儿集中“养教”的“养”的功能的核心部门之一。在长期教育、生活的不断探索中,他们结合自身特点总结出“四结合”模式丰富“大手拉小手”实践活动内涵与形式。

一、工作内涵

支部始终以“服务千余名学生,辐射到千余户家庭”的原则,号召全体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当孤儿的“代言人”,为“双困生”即生活困难、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直接的帮助,让孩子们感受到学校的真心、爱心、暖心、责任心,感受到党的无限关怀;用“爱”的教育,“家庭”的温暖矫正心理缺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放飞希望的梦想,让他们的人生一样出彩。

二、主要做法

(一)理论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在与孤儿学生长期生活中,党员们发现“学业困难”、“家庭困难”的孤儿是最值得关注的群体,他们自卑、无依靠、缺少安全感,不善于适应新环境,缺乏与人交往的自信与能力,成了孤儿这个特殊群体中的“特殊人群”。于是支部理论学习教室变成了心理辅导室,学习笔记变成辅导教案与反思,将理论学习与心理辅导相结合,及时整理、分析“双困生”情况,每名党员以“家长”身份代理一名或两名“双困生”,在生活中关心照顾,在心理出现波动时及时进行辅导。

(二)志愿服务活动与精准帮扶相结合。支部党员通过对“双困生”档案梳理及分析过程中,通过对“双困生”心理教育反思后,及时召开支部会议将志愿服务活动与帮扶相结合,让大手、小手拉的更紧,心贴的更紧。因此,经常会有人看到在博物馆里“老师”在给学生们讲抗战故事,在游乐场里“家长”陪着孩子一起玩耍,在这些“特殊的家庭里”支部党员以“志愿者”身份担任着老师、亲人、朋友等多种身份,在活动中增加了解,在娱乐中渗透教育。真正实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确实达到精准扶贫的“接地气”、“入民心”的目的。

(三)传统节日活动与文明校园相结合。“每逢佳节倍思亲”每一年的节假日,党员和“双困生”都在欢声笑语中同度。清明时节,支部给孩子们开展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端午节,支部给“双困生”系五彩线、挂荷包,教他们包粽子;中秋佳节,支部又为他们准备了水果与月饼,共同表演节目,共同玩游戏。源于西方的“母亲节”和“父亲节”,是支部党员和“双困生”每年必过的节日,“双困生”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表达着对老师们的敬意,更为这所充满着浓浓“爱意”的文明校园增添一抹靓丽。

(四)特殊关爱活动与和谐校园相结合。在“双困生”群体中还有一部分“特殊学生”那就是服刑人员子女,为让这部分学生摆脱心理阴影、活泼自信,生活处党员开展了特殊关爱行动。一是建立服刑人员家庭学生档案对服刑人员子女建立档案,加强对他们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和跟踪。二是正确引导、心理减负、帮助面对。生活处党员支部委派有一定心理学基础、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人格魅力的党员及积极分子负责心理疏导,关心其生活,进行行为矫正,定期与家长联系,帮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思维上的偏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三是定期与监狱联系,了解学生家长动态,增强双方沟通,促进和谐稳定。四是开展丰富活动。 带领孩子到校外,放松自己,在活动中得到快乐,与其他的同学建立友谊与信任。

三、成效启示

 “大手拉小手”不仅加强了党员和广大学生的心理联系,增进了师生情谊,同时更推动了孤儿教育研究深入发展,特别是“四个结合”的成功运用,更为学校党建工作开辟新思路、总结新经验。实践表明,在党的领导下,一颗真正为孤儿孩子服务的事业心很重要,它使我们的工作远离形式主义;一颗淡泊的心很重要,它使我们理性对待别人的评价;一颗真挚的爱心很重要,它使我们能感染每个孩子;一个缜密细致的心很重要,它使我们的每次活动环节紧凑、人员安全、效果显著。“大手拉小手”不再是简单的帮助与引领,而已成为了一种“生”的传习,“爱”的传递和“信念”的传承!
 

  • ( 责任编辑:中共吉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_办公室 )

    分享到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