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宝航,我党隐蔽战线上著名的无名英雄。1937年9月,他经周恩来、刘澜波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周恩来同志的直接领导下,以民主人士的身份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政治活动,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位传奇式人物,在解放战争中,与吉林省有着一段不解之缘——
为了建立和巩固东北根据地的需要,1946年12月1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发布民字第八号令,将辽吉行政区改为辽北省,将辽吉行政公署改为辽北省政府,同时任命阎宝航为辽北省政府主席。
1947年2月1日,阎宝航从齐齐哈尔乘火车到达白城子,即现在的白城市,当时的辽北省政府所在地。2月2日,辽北省政府在白城子举行隆重成立典礼,阎宝航率7位委员宣誓:“余等誓以至诚之心为辽北人民服务,为争取和平民主建设新辽北奋斗到底。”
积极发展农业生产
解放战争期间,发展农业生产是解放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当时的东北,大部分地区被国民党军占领。辽北省白城子地区及其周围几个县的解放区已进行了土地改革。其所辖区域在松花江以南,沈锦铁路以北和沈长铁路西侧地区,包括今辽宁、吉林、内蒙古各一部分,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枢纽,也是东北解放战争的前沿。为保证前方和当地军民的吃穿问题,辽北省政府在阎宝航的带领下,集中全力抓好农业生产。但由于多年日伪统治,农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生产力水平极低。加之战局不稳,一部分群众还有顾虑,生产积极性也受到影响。阎宝航上任伊始,首先采取有力措施,抓好春耕备耕工作。
1947年3月15日,阎宝航召开辽北省党政军负责人会议,专门研究加强春耕生产工作,并成立了辽北省春耕运动委员会,阎宝航任主任,统一领导全省春耕生产。3月18日,阎宝航发出了《为春耕生产告农民同胞书》,号召农民把每亩田,每一分土地都种上,消灭撂荒现象,并重申人民政府的土地政策:“谁分得土地,地权就归谁所有”。打消农民顾虑,放心种地。其次是帮助农民解决种子、耕畜等具体问题。阎宝航不仅派大批干部和春耕工作队下乡,推动春耕生产,而且亲自下乡检查和推动。1947年4月上中旬,他先后两次下乡。在视察中,他亲临农家,嘘寒问暖,了解土改和备耕情况。阎宝航发现个别村屯有侵犯中农利益的现象,立即指示当地有关部门纠正,并保证土地全部种上,为农民解决春耕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在深入农村抓备耕工作过程中,阎宝航以牲畜、粪肥和种子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作为重点,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省政府机关干部在彰武县二区六家子、土城子两个村调查后认为,虽然这里去年受了灾,损失颇重,但由于群众在去冬及今春副业生产的所得,以及利用政府的牲畜贷款和买进的牲口,已经补上了去年的损失,并且购买的牲畜数目超过了去年损失的数目。阎宝航没有满足这些总结、报告反映的情况,而是亲自深入调查。他和省参议会主任于文清在洮安县三合区夏家屯调查时,一位老乡对他们说:“我活这么大岁数,还没见当省长的到咱这穷地方来的呢!”随后,阎宝航参加了夏家屯的春耕动员大会,和农民唠家常。他说,自己过去是庄稼堆里的孩子,现在和大伙唠唠庄稼嗑,全屯要把庄稼种好,不让土地撂荒掉。全屯老乡要团结互助,有困难的政府一定设法帮助解决。
对于春耕中的粪肥问题、互助问题、合作问题、对党的政策认识问题、群众情绪问题、领导问题等等,阎宝航都在调查中一一进行了询问并给予解决。经过他和党政军各方面的努力,辽北广大农民认识到春耕生产的意义,看到共产党民主政府真心实意为他们谋福利,大大提高了生产积极性。这年全省11个县播种面积达71万公顷,较前一年增加10万多公顷。当然,阎宝航不仅认真抓了春耕备耕工作,在夏锄、秋收季节,他也花了很多精力。至1948年底,辽北地区连续两年获得农业大丰收。在这年新年干部会议上,阎宝航曾热情洋溢地发表讲演,庆祝胜利年,迎接大生产。发展解放区经济,建设新辽北,支援前线,争取全国革命胜利早日到来。
消灭鼠疫特殊战役
在阎宝航任辽北省政府主席期间,正值辽北地区开始流行鼠疫。在领导辽北人民生产支前的同时,他还在第一线指挥了消灭鼠疫的特殊战役。1947年五六月间,辽吉地区开始发生鼠疫,到七八月疫情开始蔓延,先后在通辽、突泉、长岭、乾安、扎鲁特、洮南、安广、双辽、四平等20余县(旗)流行,其中尤其以通辽、乾安、开通等县更为严重。范围之广,在东北地区历史上是少见的。阎宝航清楚地知道,鼠疫一旦流行,往往都要造成“户户炊烟断,处处有悲声”的凄惨景象。有人曾给他推荐一本伍连德所著的《鼠疫概况》,描述历史上鼠疫流行的情景:“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死鼠不几日,人死为圻堵;尽死人,莫问数,月色凄淡愁云护,三人行来十步远,忽有两人横截路……”
1947年夏,正是东北民主联军已取得夏季攻势胜利的时期,当时我军已收复了许多城镇,把战场推到了沈阳、长春、四平的外围,斗争形势开始好转。由于流行鼠疫,有些地方的土地、生产、征兵、战勤任务被迫停止。战争、生产、防疫成为当时迫切的三大任务。6月18日,阎宝航亲自率领辽北各界前线慰问团抵达辽源访查疫情,对双辽县32万人民致以慰问。7月29日,阎宝航和省政府副主席朱其文接连发出两道紧急防疫命令,要求凡未成立卫生防疫委员会的地方应火速成立起来,并要求以县长或副县长亲自任主任;对疫情发展加强监视,若遇紧急情况,立即通报省政府。8月,辽北省政府颁布了《防止鼠疫命令及其办法》,同时召开辽北省防疫工作会议,阎宝航亲自担任防疫委员会主任。东北行政委员会召开防疫紧急会议。9月5日,辽北省政府主席阎宝航报告发生鼠疫地区已达15个县,全省死亡人数达3000人,其中通辽最为严重,死者达千人。会议决定,自齐齐哈尔以下诸线铁路暂停客运。
据报告,辽北省通辽县疫情最重,乾安县死亡1714人。当时通辽县最多时每天死亡160多人。疫情刚开始时,死了人,有人哭,有盛殓,有人抬,有人埋;后来死了人,无人哭,无盛殓,无人抬,无人埋。当时工厂停工,商店关门,有时街上尸体横卧,不得不从县防疫队分出一部分人专门送尸体和进行埋葬。通辽县大德泉区孔家窝铺村村长张廷喜,卖鸦片吸鸦片,借鼠疫流行之机大发横财。阎宝航得知此讯后大怒,命令将其逮捕法办,并广发布告,以儆效尤。
为消灭鼠疫,中央特邀请苏联红十字会半月协会防疫队由防疫专家麦伊斯基率领来到辽北。阎宝航亲率有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苏联防疫人员深入到各县区开展防疫工作,并在疫情最重的通辽县建立了鼠疫防治病院,在病院周围村、屯建立数处鼠疫患者中心收容所。他通过十多天的实地调查,总结经验,最后形成了一套防治办法。这套办法,经过进一步归纳,为东北及国家卫生部制定防疫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1948年2月,辽北省政府由白城子迁往郑家屯办公。6月22日,东北行政委员会成立西满防疫统一指挥部,阎宝航被任命为指挥部部长,东北行政委员会卫生部副部长白希清,辽北省参议会议长于文清为副主任委员,统一指挥西满四省卫生防疫工作。
在阎宝航的指挥和苏联防疫队的大力协助之下,1948年东北四省广大地区的严重鼠疫终被扑灭。挽救了无数人民的生命,保存了解放战争的后备力量,安定了后方,加强了前方。同时,阎宝航身临前方,实地考察,提出了彻底消灭老鼠以消灭鼠疫的根本办法和防疫路线,这即是以后东北卫生部以及中央卫生部所采取的防疫路线。辽北地区党政军民在胜利完成战争、生产和土改等任务的同时,又送走鼠疫这个瘟神,为辽沈决战的胜利以及东北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严以律己努力奉献
1947年春,东北民主联军处在战略大反攻的前夜,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封锁,辽北地区非常艰苦,阎宝航与干部、群众同甘共苦。为了支援前线,辽北省政府带领直属机关干部开展生产节约运动。他以身作则,带头执行,从此戒除了几十年的吸烟习惯。他和省政府其他领导同志一起,把白城子所有空地都种上了庄稼。同时,他下乡视察自带高粱米,在区政府做饭,不接受任何招待。夫人高素虽“年近花甲,也和另外两位女同志种了五分菜地,并计划纺织”。在他们的带头示范下,省政府干部、群众及各团体积极行动起来,纷纷参加生产节约活动。1948年2月17日,阎宝航签发了省政府《关于大量开展机关生产的指示》,号召每个机关干部生产粮食两石(每石五公斤),完成粮食全年自给任务。
1947年夏,在东北民主联军发动夏季攻势期间,阎宝航率省政府慰问团、四专署文工团以及省立一中学生,带大批慰问品、慰问信,前往四平攻坚战外围的八面城、郑家屯等地进行十多天的慰问。1948年9月,阎宝航领导下的辽北省动员支前民工达20万人。
在东北解放战争期间,各级党和政府的工作任务都是围绕战争进行的,领导和机关作风、思想和精神都以是否适合战争需要为标准,要求是严格的,标准也很高。1947年2月初,到辽北省就职后,阎宝航严格要求自己,以旺盛的革命斗志领导辽北人民支援东北解放战争。但是,随着迅速发展的战争形势,给各级政府的任务愈来愈繁重,要求也愈来愈高。为适应战争的需要,各级党和政府机关、领导干部把整顿和改进领导工作和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结束,各级党和政府的工作由战争转入和平建设时期,情况变了,建设的任务更加繁重。为此,辽北省委开展了一次检查领导、整顿机关的运动。阎宝航在辽北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检查领导工作及整顿机关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目标是检查领导改进领导作风,整顿机关,提高工作效率。以辽北省府来说,省府机构大变动,各专署取消后,30多个县归省直接领导,全省700万人民生活问题要省负责解决,这样就使得省府本身工作量增多了。工作更加感到繁重紧迫,要求我们每个同志必须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不然就不能适应新形势与新的要求,就完不成工作任务。”
阎宝航是党内的秘密党员,由于党的事业需要和他当时从事秘密工作的特点,其党员身份一直没有公开。到达解放区后,在任辽北省政府主席期间,他的党员身份也没有公开。包括一些领导同志也不知他的底细,都把他看成是“民主人士”“开明人士”等等。有些人对他往往缺乏尊重,甚至另眼相待。然而,这种情形在1947年9月有了很大改变。阎宝航说:“陶政委(陶铸)在1947年9月省属县长会议上郑重地宣布了,我可以参加党的各种会议(这当然是限于公开的)。以后,我会参加县区会议、地委扩大会议以及省政府党组扩大会议。”阎宝航对此特别加以说明,这是他第一次“参加省府党组扩大会议”。同时,他也可以看到由负责同志传给他的阅后送还的党内文件。他“感到相当的满意”,他把这些看成是党和老同志对他的帮助,看成是党加强了他们之间的关系。阎宝航多次希望尽快公开他的党员身份,使更多的人能了解他,平等地对待他,也希望能够为党做更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