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研究 > 机关党建杂志 > 2019年第12期 > 工作思考
首页 > 工作思考

工作思考


日期: 2020-07-01 08:08:00 浏览次数: 字号:[ ]

通过此次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上海集训学习,结合参加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学习和调研,个人对加强机关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有了一些收获和启示。

一、深刻领会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大意义

调研开始前,我和调研组的同志专门对基层组织力建设进行了认真学习研究,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强弱直接关系到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对党执政兴国具有重要影响。早在1906年12月,列宁明确指出:“工人阶级的力量在于组织。不组织群众,无产阶级就一事无成。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就无所不能。”1929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中,首次提出党的组织力的概念,并在《论持久战》中把政治组织力的强弱作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予以深刻论述。1943年11月,毛泽东同志专门以《组织起来》为题作重要讲话,强调要“把群众力量组织起来,这是一种方针”。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使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员队伍建设的意识树起来、把责任扛起来,激活基层党组织,增强基层组织力。这些重要论述,都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提高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极端重要性。

高度重视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战斗力是党的建设一条重要经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三湾改编”把“支部建在连上”;抗日战争时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组织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发动群众创造战场”“放手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时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持“提高党的战斗力的法宝”“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等等。这些重大思想和重大实践都是我们党强大领导力、组织力和战斗力的生动体现。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讲政治、强功能,攻弱项、补短板,重创新、求实效,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加强党内监督,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党的十九大着眼于新时代我们党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对党的建设作出战略谋划和系统部署,把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摆到全党面前。尤其前不久,刚刚召开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习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锻造坚强有力的机关基层党组织。”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更加重视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加注重全面提升机关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以机关党的建设促进和推动机关业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机关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经验做法

各级机关基层党组织对组织力建设很重视,积累了宝贵经验,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

一是突出党支部的政治功能。按照突出政治功能、强化政治引领的要求,各级机关党支部主动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支部,把从严教育管理党员落到支部,把群众工作落到支部,使党支部真正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长期任务,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锻炼的思想自觉,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行动自觉。

二是从严落实基本制度。各级机关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从落实基本规范抓起,有力推动基本制度落地生根。“三会一课”着重突出政治引领和党性锻炼,坚持该开的会必开,规定的程序必走,有效地防止了主题跑偏、程序“空转”,防止和纠正了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等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带头讲党课,党课内容能够贴近党员、贴近实际,不搞照本宣科,解开思想疙瘩、凝聚思想共识。组织生活会注重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及时打扫思想上的灰尘,烧旺党性锻炼的熔炉。主题党日活动,更加注重政治性和庄重感,明确主题,突出“党味”,防止了庸俗化、随意化、娱乐化。坚持问题导向,建立查找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确保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确保党员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发挥表率作用,确保广大党员党性坚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就是通过科学的整合、精简、统一、分解、组合、匹配等标准化手段,对党建工作的实践经验进行提炼、实施步骤进行规定,进一步明确抓党支部建设的科学化路径和方法,立起检验党支部工作成效的标尺,明晰党建考核的具体指标,推动党支部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各级机关党支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分类别、分领域确定各自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从支部领导班子、党员队伍、组织生活、工作载体、运行机制、活动场所等方面,对具体指标、运行流程、评定考核、制度规范等进行梳理分解。在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过程中,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全过程、各方面,把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推动各级党委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四是切实强化主体责任。各级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把党支部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管党治党责任清单和党建工作考核内容。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过好双重组织生活,做到学习讨论在支部、讲党课在支部、组织生活在支部、示范作用发挥在支部、工作检查指导在支部,避免挂空挡。坚持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让党放心的党员干部当党支部书记,建设强大的党务干部队伍。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典型经验,宣传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在机关和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环境和氛围。

三、机关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虽然各级机关在机关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上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仍然存在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党支部作用发挥“弱化”。部分支部书记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现象,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存在弱化、虚化问题;缺乏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强,管理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二是党员先锋意识“淡化”。有的党员缺乏党员意识,工作缺乏热情和激情,工作上不思进取。有的党员作风不正,出现“微腐败”现象。有的党员长期游离于组织之外,有的党员思想保守、观念陈旧。三是党建创新“碎片化”。党建工作创新浮在表面,零碎而不系统,有的只注重形式、不注重效果,只讲理念创新、实践载体没有配套。习惯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缺乏实际操作的创新性。四是制度落实“形式化”。有的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执行不到位,支部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存在走过场现象。有的支部开展活动不经常,党员活动参加率不高,支部记录不规范、不详细。

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一是政治站位不够,对“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缺乏深入认识,对从讲政治的高度理解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二是理论武装不够,部分党员缺乏主动学习意识,缺乏理论武装的系统性、深入性,完成上级统一安排的“规定动作”多,自我加压进行“自选动作”少,缺少学深悟透的质量。三是规律研究不够,支部对机关党建特点缺乏深入研究,对深度推进党建与业务结合融合缺乏有效招法,在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上还缺乏有效对策。

四、加强机关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个人感到在提升机关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方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坚持把增强政治功能作为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基层组织制度建设改革,着力点是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它的政治功能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不是一般的社会组织,而是政治组织,政治属性是根本属性,政治功能是基本功能。组织力强不强,根本看政治功能发挥得好不好。这既是衡量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价值判断,更是功能效果评价。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落到基层,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坚持把建强支部书记队伍作为关键之举。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党在基层的“形象代言人”,其素质能力直接影响着党组织战斗力和基层组织工作成效。要在“选”上做文章,突出政治标准,让能力强、威信高的党员干部挑大梁。要在“育”上下功夫,抓好支部书记轮训、培训等工作,着力提升带头人队伍素质。要在“管”上求突破,建立健全日常管理监督制度,从严约束、从严要求。要在“考”上树导向,健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注重结果运用,强化激励保障,让他们有干劲、有盼头。

三是坚持把发挥支部作用作为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支部在基层工作中唱主角,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任何时候党支部建设都不能放松,党支部作用都不能弱化。要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把党支部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本建设,教育督促党支部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坚持抓两头带中间,不断扩大先进支部增量、提升中间支部水平、整顿后进支部,着力解决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坚持把从严教育管理党员落实到支部,严把党员发展政治关,严格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选树先进典型,引导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坚持把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作为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增强政治功能,组织覆盖是前提,发挥作用是关键。要创新组织设置、完善组织体系,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使每名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之中。大力推进基层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分类别具体指导、分领域统筹推进,完善经费、队伍、责任保障,着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强化活动载体创新,推动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使党组织活动更好地融入中心工作、融入党员需求、融入群众关切。

五是坚持把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作为根本保证。党员干部只有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反复锻炼,才能坚强党性、百炼成钢。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重要形式。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强不强,与有没有严肃认真的组织生活密切相关。要认真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基本制度,积极推行主题党日、领导干部讲党课等做法,丰富内容、创新方式,切实增强组织生活的感染力、吸引力、针对性、实效性,烧旺锤炼党性的“大熔炉”,真正让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来、实起来、活起来,不断增强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六是坚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作为根本任务。把握机关党的建设“服务中心、建设队伍”的职责定位,推动机关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做好机关党建工作,必须准确定位职责任务,将其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机关党建工作任务很多,核心是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促进本部门本单位各项任务的完成。”这一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机关党建工作做什么”和“如何处理机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两大基本问题,明确了机关党建工作的根本任务。实践证明,机关党建工作只有紧紧围绕中心、自觉服务大局、着力建设队伍,才能大有作为。各级机关党组织应准确把握机关党建的职责定位,坚持机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发挥好协助、监督和保证作用。切实把党的各种优势转化为破解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难题的有效武器,增强机关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机关党建的独特作用。
 

  • ( 责任编辑:中共吉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_办公室 )

    分享到微信

    关闭